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有效推进我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6月5日,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了部分乡镇主要领导、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及相关农民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在副县长的带领下,前往朝阳凌源市进行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凌源市政府给予了我们热情的接待。在当地领导的陪同下,考察团先后走访了刘杖子镇的合旭葡萄生态园、三十家子镇的戴河汇农业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项目以及宋杖子镇的温室黄瓜种植基地等。通过实地参观和深入交流,考察团成员不仅了解了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还针对自身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参观考察过程中,考察团成员们积极与当地接待人员及农户交流互动,详细询问了关于设施农业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特别是在刘杖子镇合旭葡萄生态园,大家对园区采用的现代化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表现出浓厚兴趣,认为这些经验和做法对于提升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在三十家子镇戴河汇农业全产业链生产加工项目的参观中,考察团深刻感受到了产业链条整合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策略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最后,在宋杖子镇温室黄瓜种植基地,考察团了解到该基地通过引进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的同时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这一做法对我县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考察结束后,考察团与凌源市政府相关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围绕设施农业的发展规划、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凌源市领导分享了他们在推进设施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特别是如何利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发农民参与积极性的经验。此外,双方还就如何加强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达成了初步共识。
此次考察活动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凌源市之所以能在设施农业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关键在于其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勇于探索创新,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支撑,注重品牌建设。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将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业转型升级创造良好环境;三是要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四是要强化市场导向意识,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强农业竞争力;五是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构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工作队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我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差距,明确了方向。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此次考察成果,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凌源市地处辽宁省西部,因大凌河源头而得名,辖22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约65万人,总面积达到32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约为71万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面对人多地少、干旱频繁等不利自然条件,凌源市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特点的农业发展道路,大力实施设施农业发展战略。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凌源市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截至201x年底,凌源市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24.7万亩,建成了超过10万栋高标准的日光温室和冷棚。这些设施主要集中在蔬菜和花卉两大类作物上,形成了以反季节生产为主的全年不间断供应体系。据统计,凌源市每年可产出包括黄瓜、青椒、尖椒、茄子、番茄、西葫芦、菜豆等多种优质蔬菜共计110余万吨,实现产值34亿元;同时,该市还是国内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之一,年产百合、郁金香、玫瑰等各类鲜花2.1亿枝,年产值突破40亿元。凭借在设施农业领域的突出表现,凌源市先后获得了“中国百合第一县”、“中国果菜日光温室黄瓜生产全国第一县”、“全国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等多项荣誉,成为了全国范围内设施农业发展的典范。
凌源市的成功实践证明,只有紧紧抓住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才能有效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带来的挑战,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未来,凌源市将继续秉承开放合作的理念,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技术交流与项目合作,力争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跨越发展,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