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材料范文 > 边疆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2476字) >

边疆高校思政工作交流材料(2476字)

  新时代边疆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探索

  (2025年04月14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边疆普通高等学校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要求,边疆高校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特点和社会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学校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核心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的高度凝练。对于边疆高校而言,其责任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践行这些价值理念,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关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边疆高校应注重将这些理念融入日常课程设计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首先,通过开设相关法律基础课程,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精神及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其法治意识。其次,组织模拟法庭、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再次,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际行动感受社会责任感,从而进一步深化对自由和平等的理解。

  边疆高校还应当营造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保障他们在学术研究、社团活动等方面享有充分的选择权和发展空间。建立健全奖惩机......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