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会议讲话
(2025年04月01日)
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这场直指沉疴的攻坚会议,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基层减负年”深化行动的政治要求,更是回应基层干部“指尖上的焦虑”“台账里的苦衷”的现实需要。当前,全区形式主义问题呈现“三新”特征:一是“指尖上的变异”,政务平台各自为政,数据填报成了“数字游戏”;二是“责任状的转嫁”,有些部门把“属地管理”异化为“甩锅管理”;三是“痕迹化的悖论”,会议记录比群众满意度更重要,打卡步数比工作实效更关键。
一、思想破冰,在革故鼎新中重塑治理逻辑
(一)打破痕迹崇拜的思维定式
要深刻认识到,痕迹管理的本质在于通过记录和留档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而不是让其成为束缚基层工作的枷锁。必须转变观念,从注重形式向注重实效转变,从单纯依赖纸质或电子档案向综合评估工作成效转变。各相关部门应重新审视现有考核评价体系,剔除那些与实际工作脱节、徒增负担的指标,确保考核更加科学合理。
(二)破除责任甩锅的路径依赖
坚决反对将所有任务简单下放到基层的做法,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边界,避免出现“层层加码”现象。建立权责对等的责任分担机制,对于确需基层配合完成的工作,应当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和技术指导。健全问责制度,对随意向基层摊派任务、转嫁责任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切实减轻基层压力。
(三)突破数据孤岛的利益固化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