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范文 > 参加第七届进博会心得体会 >

参加第七届进博会心得体会

  人头攒动的队列、热情推介的参展商、你来我往的合作洽谈,是第七届进博会上随处可见的场景。

  热情涌动的交流场景,是一场展会的灵魂——参展商不厌其烦地介绍产品,试图通过耐心细致的讲解,最大限度地展现最新科技、服务特色;此时观展者一次次的提问,代表着可能的合作意向,也是最直接的市场反馈。

  在创新孵化专区互动体验区,一款名为“踏月者”的智能动力鞋成为观展者争相体验的新产品。笔者驻足的一小时内,几乎所有到访者都会详细询问鞋子的重量、价格,预约试穿服务,询问如何采购。事实上,这是“踏月者”在亚洲市场的首秀,现场观展者集中的提问和密集的试穿体验诉求,让这个来自美国的创业团队更加明晰中国市场的应用场景和需求,意识到多样化场景将带来的巨大机遇,从而确信尽快开拓中国国内市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并不是只有新技术有市场。还有一些参展商,带着蕴含本国文化元素的独特产品来到进博会。在这些展位上,大多有一位甚至几位操着流利中文的外国人,他们来做生意,也是做文化推广。

  进博会最后一天,尼泊尔客商狄芃告诉笔者,今年带来的特色产品空前火爆,新增订单将进一步激活当地的手工业。尼泊尔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在经济方面虽然还属于欠发达国家,但是已经连续五年参展,远道而来的围巾、羊绒衫、颂钵等特色产品为“四叶草”注入了异域风情,实现了本土文化的传播,也改善了当地人的生计。

  不管是新技术,还是特色文化,为期6天的进博会,通过一次次洽谈、一个个展台、一次次研讨、一笔笔成交,生动诠释了“中国的舞台,世界的精彩”。而......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