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近一个时期以来,我镇党政班子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学习了国务院调查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全文,同时学习了《xx市开展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以案促改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我镇党政班子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为镜鉴,坚持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广泛征求意见,结合班子自身建设和工作实际,聚焦此次民主生活会主题,对照6个方面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查摆,分析了问题根源,明确了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将我镇党政领导班子情况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查政治站位
查在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xx市委和xx市委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和应急处突的决策部署,对防汛救灾和灾害信息报送工作的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做到“两个维护”方面仍有欠缺。具体表现在:逢会必讲“两个维护”,但对其政治意义和深刻内涵把握不够。对为什么要树牢“两个维护”认识不到位,存在“口号化”“庸俗化”的现象。如:对防汛救灾减灾领域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别力,政治嗅觉不够敏感,反映似乎迟钝,未能及时跟进。
2. 在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xx市委、xx市委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方面还不到位。具体表现在:有时仅满足于念念文件、读读讲话、开个会议安排部署,且在行动中有搞变通、打折扣、绕道走的现象。譬如,在谋划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和应急处突工作时,有时局限于本镇某一个村、某一个河闸,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不强。
3. 在执行防汛救灾和灾害信息报送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一是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上级部门不能第一时间掌握真实情况,影响决策效率;二是信息准确性有待提高,部分数据统计不够精细,存在漏报、错报的情况;三是信息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导致信息孤岛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足不仅影响了防汛救灾工作的整体效能,也暴露出我们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上的短板。
(二)查责任落实
查在履行防灾救灾减灾工作职责、落实防汛责任制、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履行防灾救灾减灾工作职责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部分班子成员对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是阶段性任务,缺乏长期规划和持续投入。特别是在面对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时,个别干部存在畏难情绪,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导致工作推进缓慢。此外,部分村级组织在落实防灾救灾减灾措施上力度不够,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的问题,未能真正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2. 落实防汛责任制方面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是责任分工不够明确,部分岗位职责交叉重叠,导致工作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责任传导不到位,压力层层递减,基层干部负担过重,而中层领导则相对轻松,未能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三是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导致一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敷衍了事。
3. 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具体表现在:一是应急预案编制不够科学,未能充分考虑本地实际情况,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二是应急预案演练次数较少,部分干部和群众对预案内容不熟悉,应急处置能力较差;三是应急预案更新不及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气候变化,原有预案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亟需修订完善。
4. 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大规模灾害应对需求;二是应急救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应急处置能力亟待提升;三是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特别是针对极端天气的特殊装备和物资短缺,影响应急救援效果。
(三)查工作作风
查在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中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干部存在官僚主义倾向,习惯于坐在办公室指挥,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不够,对基层实际情况了解不深不透;二是形式主义依然存在,部分工作停留在表面,缺乏实质性进展,如一些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内容空洞,群众接受度不高;三是少数干部存在享乐主义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遇到困难和问题绕着走,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
2. 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具体表现在:一是部分工作人员对待群众诉求不够重视,回应不及时,处理不认真,导致群众满意度较低;二是服务窗口单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办事效率低下,给群众带来不便;三是与群众沟通交流不够顺畅,未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导致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未能得到推广和应用。
3. 工作效率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决策程序繁琐,审批环节多,导致一些防灾救灾项目推进缓慢,影响整体进度;二是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默契,存在各自为政、互相推诿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三是信息化建设滞后,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决策科学性和精准性。
(四)查制度建设
查在防灾救灾减灾工作中的制度建设、机制运行、监督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制度建设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一是现有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部分重要领域缺乏专门规定,导致工作无章可循;二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未能充分发挥制度约束作用;三是制度创新不足,未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制度与时俱进。
2. 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具体表现在:一是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机制不够完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同作战能力不强;二是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交流不畅,影响应急响应速度;三是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不够完善,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3. 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监督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和渠道,导致一些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二是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未能充分体现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三是问责机制不严格,对失职渎职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未能起到震慑作用。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深入剖析,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产生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思想认识不够到位,部分干部对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未能从战略高度看待这一工作。另一方面,制度机制不够健全,现有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难以有效应对复杂的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此外,能力建设滞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干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难以胜任新形势下的工作任务。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防灾救灾减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进。
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座谈会等形式,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两个维护”的政治意义和深刻内涵,坚决杜绝“口号化”“庸俗化”的现象。
2. 完善制度机制,夯实工作基础。建立健全防灾救灾减灾工作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优化应急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确保灾害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参与防灾救灾减灾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应急能力。加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培训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充实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应急物资,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强化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协调配合水平。同时,注重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应急装备和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4. 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呼声,解决实际问题。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防灾救灾减灾工作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失职渎职行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我们将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追责问责案件为警示,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扎实做好防灾救灾减灾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