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201x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考察时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努力缔造全域文明,切实提高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新型农民、加强环境治理、建设文明乡风,以精神文明建设新成就扮靓美丽乡村,推动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目标原则
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围绕“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美起来”的总目标,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乡风,突出惠民利民助民乐民,实现共谋共建共治共享,促进全市农民文明素质稳步提升和农村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力争到“十三五”末,使我市农村乡风更文明、环境更优美、文化更丰富、管理更规范、社会更和谐。力争至201x年底,全市新增x个各级文明村镇。至202x年底前,全市文明村镇覆盖率达到x%。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教育为先,着力培育新型农民
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努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体措施包括:
深化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教育
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学深悟透做实相结合,通过组织宣讲团、举办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深刻理解其内涵和要求。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学习效果。要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引导农民群众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实际行动。
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思想基础。要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通过建立村规民约、评选道德模范、表彰先进典型等方式,树立正面榜样,弘扬正能量。要注重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作用,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此外,还要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民群众的文化自信。
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民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们要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涵盖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开发等多个领域,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学习需求。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既可以邀请专家教授进行现场授课,也可以组织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等活动,帮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后续服务体系,为参训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等服务,确保他们能够学以致用,真正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加强环境治理,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持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下去。首先要建立健全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合理布局垃圾收集点和转运站,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其次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减少垃圾产生量,做好垃圾分类投放。最后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专业公司负责垃圾处理工作,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对于偏远山区或人口较少的地方,可以采取分散处理的方式,如堆肥、焚烧发电等,既解决了垃圾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
2. 深入开展农村污水治理
农村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水环境的关键环节。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选择污水处理技术。对于靠近城镇的村庄,可以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对于远离城镇但有一定规模的村庄,可以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对于分散居住的农户,则可以采用单户或多户联建的小型化粪池或沼气池进行处理。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确保农民喝上干净放心的水。此外,还要积极开展黑臭水体治理,通过疏浚河道、清理淤泥、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恢复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打造水清岸绿的田园风光。
3. 全面实施农村厕所革命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厕所革命不仅是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的有效途径,更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要按照“数量充足、分布合理、管理到位”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改厕工作。对于新建房屋,要严格按照标准配套建设卫生厕所;对于现有旱厕,要逐步改造升级为水冲式厕所,并配套建设化粪池或三格式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时,要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明确专人负责维护管理,确保厕所正常使用。此外,还要注重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营造温馨舒适的如厕环境。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明乡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我们要充分发挥其教化功能,为建设文明乡风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挖掘整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各地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遗存,这些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深入挖掘整理这些资源,编撰出版相关书籍资料,拍摄制作纪录片、宣传片等,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要加强对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等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使其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要鼓励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开展技艺传授活动,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
2.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要结合重大节庆日和农事季节,举办各类民俗表演、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要积极扶持农村文艺团体发展,为其提供场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鼓励他们创作更多反映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作品,展现新时代农民的新风貌。此外,还可以组织文化下乡活动,邀请专业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3. 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
移风易俗是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的重要手段。要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制定出台相关规定,明确禁止性条款和处罚措施,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简化仪式程序,倡导文明节俭办婚丧事。要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通过发放宣传册、张贴标语等形式,普及文明礼仪常识,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