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问题
(一)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
1. 政治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主要体现在政治站位有待提高,有时不能完全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形势、分析问题、谋划工作,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就事论事”的现象。例如,在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过程中,对这一有机整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其内在联系的认识也有所欠缺,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做到融会贯通。有时为了查案而查案,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剖析不够,未能做到举一反三、及时堵塞漏洞,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的作用发挥也不够充分,与“一体推进”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2. 在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方面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将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到各个领域、各项工作中的力度不够,责任传导机制不够健全,“两个责任”落实得不够紧密、扎实。责任清单的细化程度不高,动态监督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导致责任落实呈现出“冷热不均”、“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影响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整体效果。
(二)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
3. 监督效能有待加强。主要体现在健全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果方面,对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工作主基调、根本职责和首要职责的认识不够到位。同级监督主动性不足,日常监督的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方式方法单一、深入程度不够,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不足,专业化手段有限,监督力量配备存在短板,难以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4. 执纪问责的精准度需要提高。主要表现为执纪过程中存在宽松软的现象,对“纪律挺在前面”、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理解不够深刻、执行不够彻底。“四种形态”运用不够精准,对一些严重违纪行为的处理偏轻,执纪理念和工作方式与新形势新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问责工作中存在不够规范、不够精准、不够慎重的问题,对问责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清,对问责过程的监督、问责机制以及容错纠错机制的评判标准界定不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在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方面
5. 作风建设仍需持续深化。尽管近年来作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四风”问题仍然时有发生,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少数党员干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和贯彻落实不够深入,存在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有的单位在执行中央决策部署时打折扣、搞变通,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及公信力。
6. 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虽然建立了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部分干部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的频率不高,听取民意、解决民忧的积极性不强,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反馈机制。特别是在重大决策制定过程中,征求群众意见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未能充分调动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原因分析
(一)理论武装不够牢固
上述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党性修养有所放松。有的同志对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不够系统,理解不透彻,导致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行动上出现偏差。特别是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
(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制度是管长远、固根本的保障。当前,一些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有的制度设计不合理,可操作性不强;有的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破窗效应”。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原有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亟待修订完善。制度建设的滞后不仅影响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
(三)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有效的监督是确保权力正确行使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监督机制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监督覆盖面不够广,存在监督盲区;二是监督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问题的监督需求;三是监督力量分散,难以形成合力;四是监督结果运用不充分,没有真正起到警示震慑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监督效能打了折扣,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武装,筑牢信仰之基
1. 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集中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引导大家原原本本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
2. 坚持不懈锤炼党性。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党员干部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高。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记入党誓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3.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活动,让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表彰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业绩的优秀党员,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浓厚氛围。
(二)完善制度体系,夯实治本之策
1. 推进制度创新。结合实际工作需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评估,及时废止不合时宜的制度,修订完善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制度,建立健全一批务实管用的新制度,确保制度建设始终紧跟时代步伐。
2. 强化制度执行。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严肃查处违反制度规定的人和事,切实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制度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制度运行流程。
3. 提升制度效能。注重制度之间的衔接配套,避免出现制度“打架”现象。加强对制度实施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制度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积极探索信息化手段在制度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制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三)健全监督体系,增强震慑之力
1. 完善监督网络。构建覆盖全面、重点突出、上下联动、内外结合的监督网络,确保监督无死角、无盲区。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特别是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行为失范。
2. 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派驻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方式,形成监督合力。探索建立“互联网+监督”模式,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监督效能。鼓励和支持群众参与监督,拓宽监督渠道,提高监督透明度。
3. 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监督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机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置,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跟踪问效,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监督中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同时,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完善相关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四、结语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以此次问题整改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通过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