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县生态环境分局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实施“蓝天、碧水、净土、雷霆”四大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巩固“退后x”成果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力争实现全年大气综合指数全市先进位次、空气优良天数超过xx天;全县河流断面水质达IV标准,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土壤安全利用率100%。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巩固空气质量“退后x”成果,坚持高标准重点突破
工业企业治理
一是总量控制。对我县纳入全市重点排污名录的xx家企业落实在线监测总量控制措施,实行日控月考,严控排放总量,一季度,排放量减少了xx吨,同比下降xx%。二是提升治理。对我县xx家重点燃煤企业做好一企一策控煤措施,建立燃煤企业煤质监管台账,确保煤质达标。对xx家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改造提升情况“回头看”,确保超低排放治理设施稳定运行。开展砖瓦企业再提升,对保留的xx家砖瓦企业在料棚密闭、物料传送、窑体密封方面进行xx次精细化提升治理,进一步夯实砖瓦企业治理基础。目前砖瓦企业已达到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不超过xx毫克/立方米、xx毫克/立方米、xx毫克/立方米的最低地方管控标准。三是推动重点行业开展绩效评级。围绕“冲 A、保 B、减 C、清 D”目标,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对标A、B级标准进行改造升级。202x年积极帮扶xx家企业向市局递交绩效分级申请,其中xx家企业申请级升B级,xx家企业B级升A级,剩余xx家企业申请引领性企业,提升我县A、B级企业数量。目前正待省厅审核验收。
2. 应对重污染天气,夯实应急减排清单
为进一步做好应对重污染天气企业减排工作,县生态环境分局组织编制了详细的应急减排清单,涵盖全县所有重点排放企业和施工工地。通过与企业签订应急减排责任书,明确在不同预警级别下的具体减排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在重污染天气期间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动,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确保应急响应机制高效运转。此外,还建立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企业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二)推进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
为保障全县人民饮水安全,县生态环境分局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日常巡查和监测,确保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III类以上。一方面,加大了对水源地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拆除了一批违规建筑,取缔了非法养殖和排污口,防止污染源进入水源地。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了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制定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此外,还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水源地的生态修复工程,种植了大量涵养水源的植被,提升了水源地的自净能力。
2. 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为解决城镇污水直排问题,县生态环境分局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到xx万吨/日。同时,完善了污水管网配套建设,实现了县城及重点乡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提高了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为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建立了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定期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此外,还积极探索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途径,减少二次污染风险,实现了污水处理全过程闭环管理。
3. 加强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县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实施了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重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一是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建设了一批小型污水处理站和人工湿地,有效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难题。二是规范畜禽养殖行为,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引导养殖户建设沼气池、有机肥厂等配套设施,实现粪污就地消纳和循环利用。三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降低农田径流对水体的污染负荷。通过一系列综合治理措施,农村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保障土地安全利用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为摸清全县土壤污染底数,县生态环境分局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了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对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和农用地进行了全面调查。通过布设监测点位、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检测数据等方式,掌握了不同类型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建立了土壤污染状况数据库,实现了土壤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和信息化管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实施污染地块修复治理
对于已查明的污染地块,县生态环境分局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修复治理责任,确保污染地块得到有效整治。一是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根据污染类型和程度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如物理化学修复、生物修复等,确保修复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建立修复工程监理制度,对修复进度、质量和安全进行全程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开展修复效果评估,邀请第三方机构对修复后的地块进行验收评估,确保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保障土地安全利用。
3. 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
为预防新的土壤污染发生,县生态环境分局从源头上加强了管控措施。一是严格项目准入,对涉及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高风险项目的审批从严把关,坚决杜绝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落地。二是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建立健全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危险废物行为,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妥善处理。三是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通过多措并举,有效遏制了土壤污染态势,保障了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升。
(四)深化环境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加大执法力度
县生态环境分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一是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慑。二是加强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增加现场检查频次,扩大检查覆盖面,确保不留死角。三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安装在线监控设备,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提升执法效率和精准度。通过持续不断的执法行动,有效震慑了违法排污行为,维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秩序。
2. 创新监管方式
为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监管需求,县生态环境分局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方式,不断提升监管效能。一是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公开检查结果,增强监管透明度和公信力。二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环境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范围,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保主体责任。三是搭建智慧环保平台,整合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环境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提高了环境监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这些创新举措,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监管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3. 强化司法联动
为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县生态环境分局加强了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了高效的司法联动机制。一是完善行刑衔接制度,畅通案件移送渠道,确保涉嫌犯罪案件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二是联合开展专项行动,共同查处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形成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三是加强业务交流培训,定期组织联合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通过司法联动,形成了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强大合力,为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x年县生态环境分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扬成绩,补齐短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努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