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材料范文 > 某镇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典型材料 >

某镇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典型材料

  集民智聚民力凝民心,打造最靓XX人居环境

  XX镇位于XX北部,距离县城XX公里,区域面积XX平方公里,平均海拔XX米。全镇辖XX个村,XX个村民小组。境内沟壑纵横,群山环绕,山清水秀,森林茂密,生态资源丰富,苗木产业发展显著。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XX镇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开展“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专项行动,XX镇坚持“从细、从严、从实”的原则,对全镇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危旧房屋、残垣断壁以及乱堆乱放现象进行了重点排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账,列出了整治清单,并由各相关职能单位和责任人认领整改任务。同时,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整改措施切实可行。

  XX镇在整治过程中特别强调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信任并依靠群众的力量,探索建立了一套群众参与共建共管环境卫生的长效机制。这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不仅展现了政府治理的决心与力度,也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随着危旧房屋、残垣断壁和违章建筑的拆除,以及生活建筑垃圾、非法广告等的清理,XX镇的村容村貌得到了显著改善,受到了广大居民的高度评价和支持,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集中民智,上下联动根治农村环境脏乱“顽疾”

  乡村环境面貌不仅是地方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衡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它既是一种直观可见的软实力,也是党委、政府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为了彻底改变全镇环境卫生现状,坚决打赢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全面提升XX镇的整体形象,XX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关于全域无垃圾创建活动的号召,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从解决全镇环境卫生突出问题入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全面推进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XX镇重点清理了公路沿线、河道沟渠、村庄内外的各类垃圾,整治了公路沿线、街道、村庄内的乱堆乱放现象及电线杆、农田周边的非法广告。此外,还加大了对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通过这些努力,XX镇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整个镇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创新机制,激发活力,构建长效管理格局

  为了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XX镇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激发基层活力,逐步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管理格局。首先,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环境卫生管理网络,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其次,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镇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巡查和问题反馈,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再次,鼓励和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发挥作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此外,XX镇还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例如,开发了专门的手机应用程序,方便居民随时上报环境卫生问题;建立了微信群、QQ群等线上平台,加强与居民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回应群众关切。通过这些举措,XX镇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强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提升全民环保意识

  环境整治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为此,XX镇高度重视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宣传环保知识和法律法规,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环保信息,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绿色家庭评选、志愿服务活动等,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特别是在学校教育中,XX镇积极推动环保教育进校园,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制作手抄报、开展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培养良好的环保习惯。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为他们将来成为环保事业的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加强监督,严格考核,确保整治成效

  为了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XX镇严格落实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建立了定期检查制度,由镇主要领导带队,不定期对各村的整治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二是实行目标责任制,将环境整治任务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与村干部的绩效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三是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进行举报,经查证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通过上述措施,XX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居民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未来,XX镇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打造更加美丽宜居的新农村,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