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市财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财政局的各项决策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着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201x年财政工作情况
(一)财政收入平稳增长。201x年,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完成XX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XX亿元,占年初预算的100%。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XX万元,财政收入质量进一步提高,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税性比重分别为95%和91%,比上年分别提高2和3.16个百分点。为我市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深化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我们还加强了税收征管,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坚决防止和纠正乱收费、乱罚款行为,维护了良好的税收秩序。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非税收入的清理规范力度,确保非税收入管理更加科学、透明,进一步提高了财政收入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财政支出稳步增加。全面坚持财政工作“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总要求,优化结构、加大统筹,支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公共财政支出XX亿元。重点民生支出XX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6%。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XX亿元。有力支持了“五大战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支持一批新材料精制品项目,持续壮大以XX为龙头的新材料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动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提高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落实扶贫资金,确保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到刀刃上,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同时,我们还注重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贴息贷款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公共支出凸显惠民。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年教育支出XX亿元,增量资金侧重于学生资助补助、教育“补短板”及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生和初中生每生每学年分别提高到850元和950元,在此基础上,对公办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4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乡村教育补贴从人均每月300元,提高到500元,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由原来的2100元提高到4200元。二是提升社会保障水平。201x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XX亿元。持续扩大社保覆盖面,城乡居民社保基础养老金提高至138元/月,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持续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5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450元;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惠及全市近X万名残疾人;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是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1x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XX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重大疾病防控等方面。我们加大了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购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引导患者合理分流,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加强了妇幼保健工作,实施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项目,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服务,有效解决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四是强化住房保障。201x年住房保障支出XX亿元,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公租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我们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开工改造棚户区住房XX套,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快公租房分配入住进度,新增分配入住公租房XX套,解决了部分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了XX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让农村贫困群众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子。
五是支持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201x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XX亿元,主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等方面。我们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组织开展了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弘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举办了各类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了市民的身体素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企业和品牌,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六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201x年节能环保支出XX亿元,主要用于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我们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推进蓝天保卫战,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水体污染治理,改善水质环境;积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打造了一批生态宜居的城市和乡村,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力量。
201x年我市财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收支矛盾依然突出;部分领域资金需求旺盛,财政保障能力有限;个别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二、202x年财政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202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力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是加强收入分析预测。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时掌握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准确把握财政收入走势,科学合理编制收入预算,确保收入预期目标符合实际。二是强化收入征管措施。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做到应收尽收,坚决防止跑冒滴漏;加强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征收,确保非税收入真实准确;严肃财经纪律,严禁虚增空转、违规减免等行为,维护良好收入秩序。三是积极培植财源税源。结合我市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壮大,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加强对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创新创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注入新动能。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领域支出。一是坚持有保有压原则。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压减不必要的开支,集中财力办大事、解难题;优先保障“三保”支出,确保人员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二是聚焦重点民生领域。继续加大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投入,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支持科技创新,加大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围绕全市发展战略布局,安排好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转型等关键领域,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激发财政体制活力。一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将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增强预算完整性;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内容,提高预算透明度;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优化支付流程,简化审批环节,提高支付效率;完善动态监控机制,防范资金风险;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规范公务消费行为。三是稳步推进税制改革。根据国家统一部署,配合做好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实施;研究探索适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地方税种设置,逐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四是创新财政管理方式。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廉政风险。
(四)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维护财政安全稳定。一是严格控制政府债务规模。按照法定程序举借债务,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防止隐性债务增量;对存量债务进行分类处置,采取多种方式稳妥化解,降低债务风险水平。二是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三是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管理。严格执行债务资金使用规定,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使用债务资金的行为,维护财经纪律。四是强化政府信用体系建设。依法履行偿债责任,按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树立良好信用形象;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202x年我市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