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的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走在前列目标定位,着力夯基础、补短板、突出重点、增加亮点。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扎实推动“七五”普法“两个规划”和《XX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深入实施,切实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努力为平安XX、法治XX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广泛传播法治知识,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县法治宣传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专题讲座、培训班、座谈会等,确保全体党员和干部能够全面理解并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同时,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使广大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和发展方向。此外,还要结合本地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感受到法治社会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好处,增强对法治建设的信心和支持力度。
2. 深入学习宣传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深入宣传党中央决定对宪法进行修改的重大意义,宣传好这次宪法修改的重点内容,宣传好宪法修改贯彻的总体要求和原则。以“12•4”国家宪法日、法治宣传教育月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为节点,认真学习宣传新修改后的宪法,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法治宣传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不断增强宪法自信、宪法自觉。进一步推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促进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其他重要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如民法典、刑法、行政法等,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培养法治接班人。青少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将其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首先,要建立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长效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材,确保法治教育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其次,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再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一批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法治教育专职或兼职教师,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活动,提升其业务水平。最后,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和规则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 强化企业法治文化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行为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必须大力推进企业法治文化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一方面,要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法治培训,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此外,还应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调研、征求意见等工作,为企业发声提供渠道,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政府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通过上述举措,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全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5.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构建和谐社会。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矛盾纠纷易发多发的地方。为了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具体而言,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的解决模式,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预防重新犯罪;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营造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总之,只有通过不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改革,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6. 创新普法宣传形式,提升传播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普法宣传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宣传途径和技术手段,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官方普法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账号,发布权威解读、典型案例、法律常识等内容,吸引网民关注互动;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在线答题、游戏闯关等功能,寓教于乐,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拍摄制作微电影、短视频等作品,在电视台、电影院线以及网络视频平台上播出,扩大影响力;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活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学法热潮。通过不断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共同推动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7.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任务落实到位。为了保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检查,严格奖惩措施。首先,要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本县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将各项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并签订责任书,做到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其次,要建立健全日常检查、随机抽查、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定期对各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再次,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普法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确保数据真实可靠;最后,要依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于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完成任务或者存在严重问题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各级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确保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202x年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平安XX、法治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