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某市202x年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

某市202x年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为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我们紧紧围绕202x年XX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工作,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科学规划,扎实推进我市文化强省建设工作。现将有关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井然有序做好规划评估

  我市宣传部门多次会同党史研究室、文广旅体、文联、融媒体中心等部门召开座谈会,深入研讨,形成了《“十四五”XX市文化发展改革规划中期评估材料》初稿。初稿已征求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进行了修改。下一步,根据市“十四五”编制工作要求,组织各行业专家进行论证,并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确保如期完成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为我市的建设文化强省提供指导性文件。

  二、开展理论学习和宣讲工作,深化理论武装

  (一)坚持常态化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的常设议题。把学习《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作为“三会一课”第二季度重要学习计划下发到各基层党(工)委。3月XX日—XX日,我市举行全市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XX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进行了深入学习研讨。积极发挥主流网络媒体优势,就“XX”等主题内容开展宣传,累计转发相关主题文章和视频XX多篇,阅读量XX万多人次。

  (二)抓好理论宣讲工作。组建宣讲团,赴各镇(街道)、各单位进行专题宣讲,围绕党的XX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等重大主题,共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XX多场次。通过这些宣讲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我们还注重创新宣讲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制作了一系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宣讲视频,扩大了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强化正面宣传、网络监控、选树模范,强大正能量

  (一)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根据《关于刊发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宣传方案》,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明确宣传重点和任务分工。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报道我市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期间,我们策划推出了系列专题报道,包括“红色记忆”、“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等专栏,展现了我市革命老区的光辉历史和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此外,我们还积极组织开展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二)加强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建立了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成立了专门的监测队伍,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及时发现并处置不良信息。对于一些敏感话题和社会热点事件,主动发声,权威解读,有效防止了谣言传播和负面情绪蔓延。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定期组织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其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确保能够准确把握舆论导向,传递正能量。

  (三)选树先进典型,弘扬社会正气。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最美人物”评选表彰活动,挖掘了一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先进个人和集体。通过举办颁奖典礼、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营造了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此外,我们还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深入开展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倡导文明风尚,提升市民素质。

  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出台了《XX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x-202x)》,明确了未来几年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点培育和发展影视传媒、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新兴业态,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加大对小微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增强文化创新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展现地域风貌的优秀作品。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了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影视剧、舞台剧、音乐舞蹈等艺术精品,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支持文化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应用新技术新产品,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三)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交流、文物展览、图书出版等方面的合作。成功举办“XX文化节”、“XX国际民俗艺术节”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了我市丰富多彩的文化魅力。积极组织本地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搭建平台,促进贸易洽谈和技术合作,不断扩大我市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提升服务效能。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们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了多个市级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积极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依托数字化手段,建设智慧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服务平台,打破时空限制,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文化资源。积极开展送戏下乡、公益电影放映等活动,把文化送到田间地头,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节日庆典为契机,精心策划组织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春节庙会、端午龙舟赛、中秋灯会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广场舞大赛、书法绘画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赛事,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居民归属感。鼓励和支持民间文艺团体发展,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场地保障,扶持了一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使传统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设立“书香家庭”、“读书之星”等荣誉称号,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六、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一)健全保护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系,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巡查和日常维护,确保文物安全无虞。建立文物数据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文物信息的动态管理和资源共享。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严格按照保护规划进行修缮改造,保持原有风貌特色。

  (二)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让文物“活”起来。例如,将部分古建筑改造成民宿、茶馆、咖啡厅等休闲场所,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价值,又赋予了新的功能用途;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如明信片、纪念品等,使游客可以带走一份独特的文化记忆;打造文化旅游线路,串联起各个景点景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我市在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开创我市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