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以南,距县城23公里,距xx镇政府6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截至202x年9月30日,全村总户数为185户,总人口为698人,劳动力479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78人。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8.34亩,林地面积13264.8亩。全村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432人,贫困发生率为60%,属于深度贫困村。通过5年来的不懈努力,截至201x年11月19日(xx镇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日),xx村被正式确认为脱贫退出贫困村;截至202x年10月31日(xx镇人民政府发布公告日),全村剩余贫困户4户7人全部脱贫清零。截至目前,xx村圆满完成脱贫攻坚村退出、户脱贫工作任务,全村人民顺利迈上小康之路。
二、动态管理及脱贫退出情况
(一)动态管理及户退出
动态调整后,201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98户353人,其中一般贫困户74户291人,低保贫困户22户60人,五保户2户2人,脱贫退出7户25人。经过数据清洗,201x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2户351人,脱贫退出9户43人,201x年以来累计脱贫16户67人,在册贫困户77户284人,其中在册一般贫困户55户226人,低保户20户56人,五保户2户2人。动态调整后,201x年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347人,贫困率50%,其中一般贫困户71户289人;低保户20户56人;五保户2户2人。脱贫退出35户149人,201x年以来累计脱贫51户216人,在册贫困户42户131人。动态调整后,201x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431人(含20xx、20xx年脱贫户19户73人),脱贫退出38户126人,20xx年以来累计脱贫108户424人,在册贫困户4户7人。动态调整后,202x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432人(含20xx、20xx年脱贫户19户73人),脱贫退出111户425人,实现了全面脱贫目标。
三、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政策落实与制度保障
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推进,xx村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扶贫政策,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首先是建立健全了村级扶贫工作机制,成立了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同时,积极组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xx村还加强了对贫困户信息的精准管理,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定期进行更新维护,确保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等信息准确无误。针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计划,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发力。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对于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无法就业的贫困户,则通过社会保障兜底政策给予必要的生活救助,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二)产业发展与增收渠道拓展
产业兴旺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xx村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这一主线,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种植为主导,多种经营并举的发展格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了一批高效优质农作物品种,如有机蔬菜、中药材等,并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广大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人员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不仅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注重品牌建设,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xx村还注重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方面,充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家乐、民宿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促进了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劳务输出服务,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技能提升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了家庭收入来源。通过以上措施,xx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递增,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为此,xx村加大了对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具体来说,一是实施了农村公路硬化工程,新建和改建了一批通村道路,大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二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建灌溉水渠、蓄水池等设施,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难题;三是升级改造电网线路,确保了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安全可靠。此外,还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开展了村庄清洁美化、垃圾污水处理等工作,营造了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方面,xx村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首先是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建和改扩建了多所幼儿园、小学,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改善了办学条件;其次是医疗卫生条件不断优化,建成了标准化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再次是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建了文化广场、图书室等活动场所,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一系列举措,xx村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建立长效机制,防止返贫致贫
尽管xx村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但为了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防止出现返贫现象,该村始终坚持“四个不摘”原则,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继续保留原有扶贫机构和队伍,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确保各项帮扶措施不断档、不脱节。同时,建立了防贫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已脱贫户进行回访调查,及时掌握其生产生活状况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存在返贫风险,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予以化解。
(二)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为实现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xx村积极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权益,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步伐,明晰集体资产所有权归属,完善股份合作制形式,让农民成为集体经济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三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人才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xx村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一方面,加大对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现有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吸引外部优秀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到村任职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此外,还注重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引导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在各级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干部群众共同努力,xx村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成功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未来,该村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把xx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