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汇报范文 > 某市人社局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上的汇报 >

某市人社局在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联席会议上的汇报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XX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紧扣产业发展,大力推动“扬家匠”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建设,切实为产业工人全面发展提供高效服务,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

  一、加强制度供给,持续推进职业技能提升

  一是高质量开展技能培训。紧扣产业发展需求,发布年度高技能人才紧缺型职业(工种)目录,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数字化建设,推广线上“职业培训包”“互联网+技能培训”,202x年全市开展企业职工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X万人次,高技能人才总量达XX万人。通过这些措施,我们不仅提高了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电子元器件制造领域,针对行业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我们联合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定期组织专题培训班和技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授课,帮助从业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参训人员进行全程跟踪评估,确保每位学员都能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二是分梯次建设培训载体。打造梯次衔接的技能人才载体,建成国家级、省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分别为X个、XX个、XX个,涉及工业机器人、电子元器件等多个产业领域。这些基地不仅是技能培训的重要场所,更是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的摇篮。例如,某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一款新型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色,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我们还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培训基地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良好局面。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资源,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多元化推动技能评价。以“谁用人、谁评价”为导向,试点开展技能人才等级企业自主评价,XX集团、XX机床等XX家企业经认定获得自主评价资质。202x年,全市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认定评价XXXX人。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技能评价模式的局限,赋予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激发了企业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例如,某大型制造企业在实施自主评价后,根据自身生产和岗位需求,制定了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流程,使得技能评定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场景,大大提高了员工的学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第三方评价机构的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协同的技能评价体系,为技能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业链与人才链融合

  一是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发布《XX市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工作规范》地方标准,202x年围绕数字技能培养XX个工种XXXX名学徒,五年来全市累计培养企业新型学徒X万人以上,规模居全省前列。企业新型学徒制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学校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有效对接。例如,某技工学校与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合作,共同开设了大数据分析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可以接受系统的理论教学,还能到企业实习,亲身体验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这种“双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加强政策创新支持。出台《XX市深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实施细则》《XX市支持“533”产业科创计划重点企业引才实施细则》等政策,给予每个订单班最高XX万元补贴,对全职引进超过XX名大专(高级工)及以上毕业生的重点企业,给予最高XXX万元引才奖励。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院校的积极性,促进了双方的合作深度和广度。例如,某高新技术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与当地一所职业学院合作,定向招收了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系统培训和实践锻炼,这批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迅速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企业不仅解决了人才短缺的问题,还降低了招聘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三是推动工学一体化。围绕“智改数转”,推动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建成课堂、车间相融合的一体化教室XX个。这种工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例如,某技工院校与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共同设计了一套智能制造生产线模拟实训课程,学生可以在一体化教室内进行全流程的操作演练,从零部件加工到整车装配,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企业标准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顺利融入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优化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完善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市的技能人才服务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技能培训信息发布、在线报名、证书查询等功能,方便企业和个人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和服务。例如,我们开发了一款手机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该程序轻松找到附近的培训机构,并在线预约课程或咨询问题。此外,平台还设立了专门的客服热线和在线咨询窗口,安排专人负责解答用户的疑问,确保每一位用户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大大提高了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二是强化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技能人才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选手给予重奖,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围。例如,每年举办一次全市性的职业技能大赛,涵盖多个行业和工种,吸引了众多优秀技能人才参赛。比赛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考察选手的技术水平,还关注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对于获奖者,除了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外,还会优先推荐参加更高层次的比赛或评选活动,进一步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同时,我们还积极宣传先进典型事迹,通过媒体报道、专题讲座等形式,弘扬工匠精神,激发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关注和支持。

  三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认同感。例如,我们制作了一系列短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不同行业的技能人才风采,介绍了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做出的突出贡献。这些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发布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累计播放量超过百万次。此外,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技能之星”评选活动,邀请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担任评委,评选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技能人才榜样。通过表彰和宣传这些优秀人物,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技能成才之路。

  四、强化党的领导,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

  一是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改革方向正确、措施得力。例如,市委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同时,各区县也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细化落实各项任务,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例如,在一些大型企业中,党支部积极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组织党员带头钻研业务、攻克难关,带动全体员工共同进步。此外,我们还注重从一线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不断充实党的新鲜血液,为改革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已有数百名优秀产业工人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严肃纪律作风。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各项工作务实高效推进。例如,在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而是实实在在地为产业工人办实事、解难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各级各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通过以上一系列举措,我们不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推动“扬家匠”技能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