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中等教育也面临着一个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初、中级各类人才需求的问题。初中毕业生面临着人生第一次分流:一部分升入高中,一部分考进中专,一部分转向职高,另一部分将直接走向社会就业,这就是初中教育所面临的实际。从这个实际出发,初中教育必须实行由“应试教育”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转轨,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与此同时,这个转轨的任务也就刻不容缓地摆在初中各学科的教学面前,并成为每一学科教师所面临的新课题。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是根本
过去的“应试教育”,其指导思想往往是强调以传授和灌输知识为主,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争取高分,追求升学率,就成为衡量“教”与“学”优劣的重要标准。在这个标准的驱使下,老师与学生不得不为考分与升学率而奋斗。于是,普及教育实质上成了“升学教育”。学习差的学生、纪律不好的学生从教室中被赶了出来,临毕业前有的学校学生被淘汰率高达25%~30%(见《xx晚报》19xx年5月3日《龙潭湖畔》)。这种情况,发生在xx,很值得每一位中学校长和老师深思!现在,在总结过去“应试教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目标、新思路,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我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不重视学习成绩,而是在抓学习成绩提高的同时,更要突出“素质”。其中包括要加强学生品德、学习兴趣、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良好的习惯,以及自尊感、自强心、自信心乃至人格的培养,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各类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一种和谐、舒畅、平等的氛围中接受教育,从事学习。每个学生由于家庭、社会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身体、心理、经历的差异,显示出来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成绩都不会相同,必须承认这些客观存在的差异,如果非用同一种方法去教育情况各异的学生,让他们达到同一高度,塑造成同一规格的人才,显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二、课程设置的调整是关键
为了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程设置的调整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课程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新的课程设置应当更加灵活多样,既要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实践能力。例如,可以增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社区服务、科技创新、艺术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还应适当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增加探究式学习的比例,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调整,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使他们能够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是保障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等,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例如,项目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围绕某个具体问题或任务展开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翻转课堂则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阅读材料等方式自学基础知识,课堂上主要进行讨论、答疑和拓展应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总之,通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评价体系的完善是导向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好坏,这种方式不仅片面而且容易导致学生过度关注分数而忽视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学业成绩的考核,但应改变单一的笔试形式,增加口试、操作测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包括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表现。可以通过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记录他们在校期间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优评先、推荐升学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总之,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可以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五、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核心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心理学知识,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活动,帮助教师更新观念,提升业务水平。同时,学校也要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科研项目,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此外,还应建立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纳入考核范围,确保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六、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支撑
“素质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注重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品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学校还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参与到“素质教育”中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例如,企业可以开放实习基地,让孩子们了解职场环境;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可以举办科普展览、讲座等活动,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总之,只有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才能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支撑。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推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多个方面。在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素质教育”模式,努力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