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区**镇妇联: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研 >

区**镇妇联: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调研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生活的热情也空前高涨。但作为承载着希望的未成年人,却成为农村犯罪的一大主要力量,未成年人犯罪,也成为倍受广大群众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近几年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成为困扰农村群众的一大隐忧。就此,丰南区稻地镇妇联对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进行了调研分析。

  一、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一是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且犯罪年龄逐渐降低。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自20xx年以来,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量逐年递增,特别是14至16岁年龄段的青少年犯罪率显著上升。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变化,更揭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许多未成年人由于过早接触不良信息,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其行为逐渐偏离正常轨道。例如,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比例较高,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指导,使得这些孩子更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犯罪种类日趋多样化。在20xx年以前,所发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侵犯人身权利的暴力犯罪为主,自20xx年以来,已变为以盗窃、诈骗等侵犯财产案件为主。这也是受社会风气影响所致,不得不引起人们重视。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部分未成年人开始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活动,甚至参与网络赌博、传播色情信息等违法行为。此外,一些未成年人还涉足毒品交易、组织或参与黑社会组织等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这些新型犯罪形式不仅增加了侦破难度,也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危害。

  三是危害严重,不计后果。未成年人因其心理等方面的不成熟,作案往往只图一时之快,不计引发的后果,给被害人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如20xx年9月,17岁的贵州籍打工人员温某,在其打工的某砖厂,因受害人与其叔父有矛盾引发殴斗,该为替其叔父出气,用砖叉将受害人扎成重伤。当问其原因时,该称只为出口气,根本没考虑后果。20xx年未成年人于某、李某等故意杀人案也是此例,其目的也只是教训教训受害人,最终二人死刑,一人死缓,三人缓刑,并由家属赔偿经济损失10万余元,后果不可谓不严重。这表明,未成年人在犯罪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法律后果的认知,容易冲动行事,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

  四是未成年人犯罪朝多人团伙化发展。随着犯罪性质的转变,未成年人犯罪已由原来的单人意气用事,向多人团伙化转变。如20xx年毕某、董某等系列盗窃案有固定成员4人,涉案成员多达10人以上,在多个地区盗窃作案30余起,涉案金额达5万余元。其中以毕某为首已形成一个小团伙,由他安排众人作案及挥霍赃款,年龄都在16周岁以下,在被打掉前为群众所痛恨。未成年人犯罪的这一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它不仅增加了警方打击犯罪的难度,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些团伙通常通过网络或社交平台聚集,相互影响,形成一种“亚文化”,进一步加剧了犯罪行为的发生。

  二、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首先,家庭因素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村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孩子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无法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支持和行为规范。许多留守儿童由祖辈或其他亲属代为抚养,但由于隔代教育的局限性,往往难以提供有效的监护和教育。此外,一些家庭内部关系紧张,父母之间频繁争吵甚至离异,使孩子内心产生极大的不安和困惑,从而容易走向歧途。研究表明,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偏差,进而增加犯罪的可能性。

  其次,学校教育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尽管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仍然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部分学校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品德和法制观念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不够敏感,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另外,校园欺凌现象在某些地方也较为普遍,这对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施暴者则可能因此形成暴力倾向,埋下犯罪隐患。

  再次,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农村地区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外来文化和不良思想也随之涌入。一些低俗娱乐节目、暴力游戏以及网络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误以为暴力是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此外,一些地方存在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容易诱使未成年人参与其中,走上犯罪道路。据调查,不少未成年罪犯是在网吧、KTV等场所结识不良朋友后开始实施犯罪行为的。因此,净化社会环境,加强舆论引导,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至关重要。

  最后,法律意识淡薄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地区普法宣传力度不够,很多未成年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也不知道犯罪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年纪小,即使犯错也不会受到严厉惩罚,这种错误认识使得他们在面对诱惑时更加肆无忌惮。加之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方式较为宽松,有时未能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反而纵容了个别青少年的违法行为。

  三、农村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四个层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

  在家庭层面,要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鼓励父母尽可能多地陪伴孩子成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留守儿童,政府和社会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关爱服务体系,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必要的照顾和支持。同时,加强对家长的培训,提高其教育子女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请专家传授育儿经验;还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热线,为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

  在学校层面,要加强德育工作,将法治教育纳入日常教学内容,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学校应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此外,还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严厉打击校园欺凌行为,维护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对于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防止其滑向犯罪深渊。同时,加强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共同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与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在社会层面,要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减少不良信息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文化传媒市场的监管力度,严禁传播含有暴力、色情等内容的作品,净化网络空间。社区也要发挥积极作用,组织各类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青少年参与其中,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此外,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树立正面典型,激发正能量。比如,可以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表彰那些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让他们成为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

  在个人层面,要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调节情绪,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同时,鼓励未成年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面对外界诱惑时能够保持清醒头脑,做出理智选择。此外,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让每一个未成年人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所述,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只有通过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措施,才能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真正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目标。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为建设平安中国贡献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