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青少年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青少年犯罪案件的调查了解,深刻认识到了以下几点问题,以期引起社会关注。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是青少年犯罪比例居高不下。由于目前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因此从小对子女的溺爱造成了他们的过度自私,处事偏激,因此造成了青少年犯罪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且长期维持在高位,成为犯罪人群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忽视了品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导致孩子缺乏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一些家长自身的行为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如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因此,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的责任感和教育水平,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一环。
二是犯罪年龄呈低龄化趋势。据统计,20xx年代,全国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20xx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至15岁。这与目前青少年沉迷网络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受网络恐怖、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广大青少年形成不良的世界观、人生观,从而淡化了对法律知识的认知。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许多青少年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接触到大量不健康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扭曲了他们的心理认知,还可能促使他们模仿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监管,净化网络环境,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是犯罪性质多为暴力犯罪。当前青少年犯罪......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