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范文 > 在捐资助学会议上领导讲话 >

在捐资助学会议上领导讲话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人才强国、教育兴邦。20xx年高考已经结束,莘莘学子,捷报频传。而欣喜之余,对一些特困群众来说,更多的是忧心忡忡:上学费用怎么办?群众利益无小事,特困群众无助的眼神撞击着我们的心,我们不忍心让他们子女的大学梦因贫困而破灭,更不愿看到特困群众的希望和寄托化为泡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关爱教育,捐资助学,更能体现我县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奉献精神,为此,我们倡议:全县各单位(含驻县单位)广大干职工慷慨解囊,县内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踊跃捐款或结对帮扶,对今年参加高考被普通高校本科正式录取(不含定向和二级学院)的特困生献上一份爱心,助上一臂之力,让他(她)们到大学深造的愿望得以实现,切实解决特困群众的燃眉之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素质人才,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由于大家的热心相助,20xx年我们资助了20名贫困大学生,20xx年资助了60名贫困大学生。为使这项活动公平、公正,我县成立了由县人民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教育的县领导兼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财政、教育、民政、招商、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上犹县扶贫助学领导小组”,设立了扶贫助学专户,县财政每年拨5万元专款支持,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的高度负责精神。对此次的捐款我们将实行专户管理、统筹安排,对学生的贫困程度,我们将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确保真正的贫困生得到资助,请各单位和个人将捐款于七月三十日前汇入扶贫助学资金专户,并将捐款名单及数额交县捐资助学办公室(设县教育局计财股)。对捐款100元以上的个人和捐款300元以上的单位我们将张榜表彰;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受资助的学生名单),我们将在政务公开栏、《XX通讯》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在教育扶贫方面,我县始终把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积极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一系列有力措施,我县不仅在物质上给予贫困学生大力支持,更注重从精神层面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成为有用之才。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扶贫工作,我县还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例如,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和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享受到应有的资助;县财政局负责保障专项资金的及时到位,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到实处;县民政局则负责核实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确保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能够获得资助。此外,县纪委监察委全程监督整个过程,确保各个环节公开透明,杜绝任何形式的腐败行为,让每一分钱都花得明明白白,让每一位受助学生都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县的教育扶贫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据统计,自20xx年以来,我县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超过1000人次,发放资助金额达数百万元。这些资助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给予了他们信心和希望,让他们能够在求学道路上更加坚定地前行。许多受助学生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他们不再为学费发愁,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争取早日成才,回报社会。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不仅促进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除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外,我县还特别重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各中小学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扶贫活动,如设立“爱心基金”、组织师生捐款、举办义卖会等,筹集善款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同时,老师们也积极行动起来,利用课余时间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并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这些举措不仅缓解了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更为他们提供了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进一步巩固教育扶贫成果,我县还在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力求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教育公平。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扶贫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另一方面,完善考核机制,将教育扶贫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我县还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助力他们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

  总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县的教育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继续努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更多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