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xx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典型的山区县,总人口40.5万(其中农业人口35万)。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大批农村劳动者离开家乡,进城从事各种产业,推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把子女留在家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断凸现,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xx年3月,xx县妇联与县教育局一起采用发放调查问卷、下乡访谈等形式对我县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1、据统计,我县35万农业人口中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近10.5万人,而且外出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全县各乡镇都有“留守儿童”,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15岁)39167人,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已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群体,全县6-15岁的“留守儿童”占该年龄段儿童总数的27%,一些地方甚至占到40-45%,我县方咀乡“留守儿童”高达48%。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外流的趋势,也揭示了家庭结构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变化。大量父母外出打工,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直接的家庭关爱和监护,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
2、“留守儿童”基本上都有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中60%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教养,26%寄养在亲戚家,13%寄宿学校或托付在老师家,另有1%的孩子处于基本无人监管状态。这种监护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儿童的生活保障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祖辈往往因年龄较大,精力有限,难以全面照顾孩子的学习和心理需求;亲戚家的寄养可能因关系疏远而影响孩子的归属感;寄宿学校的环境虽然能提供一定的学习条件,但缺乏亲情关怀,容易使孩子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因此,如何提高这些监护模式的有效性,确保“留守儿童”在健康成长的同时得到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3、“留守儿童”能接受父母外出打工的事实,有20%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打工不利,80%的留守学生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挣钱供子女读书。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孩子们对父母外出打工有着不同的看法,但绝大多数都能理解并认同父母的努力是为了家庭和自己的未来。然而,这也反映出“留守儿童”在情感上的缺失和对父母陪伴的渴望。长期分离使得亲子关系变得淡漠,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因此,加强亲子沟通,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尤为重要。
4、被调查儿童与父母联系方式:91%“留守儿童”与父母打电话联系,3%的“留守儿童”和父母写信联系,捎口信或带钱物等其他联系方式占6%,还有极少数“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毫无联系。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保持联系提供了便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电话联系虽能及时传递信息,但由于时间和费用的限制,无法进行深度交流;写信这种方式虽然较为传统,但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真挚,却因效率低下而逐渐被边缘化;捎口信等方式则存在信息传递不准确的风险。此外,极少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完全失去联系,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家庭教育缺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祖辈或亲戚虽然能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照顾,但在品德教育、行为规范等方面往往力不从心。这使得“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引导,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出现逃学、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同时,父母的缺席也影响了孩子性格的塑造,可能导致他们性格内向、胆小怕事,或者相反地表现出叛逆和孤僻的性格特征。因此,建立健全家庭教育体系,弥补父母角色的空缺,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之一。
2、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留守儿童”普遍面临情感上的孤独和失落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感到无助和迷茫。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排解内心的困惑和压力,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各方的温暖和关爱。
3、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缺乏父母监督指导、教育资源匮乏等。尤其是在偏远山区,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无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这不仅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也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为此,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同时,鼓励志愿者组织参与支教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支持。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1、加强政策支持。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将其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环境、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此外,还应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及时调整优化,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2、完善监护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监护模式,采取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对于由祖辈或其他亲属监护的情况,要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其监护能力和水平;对于寄宿学校或托付在老师家的学生,要强化学校责任,完善管理制度,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对于无人监管的极少数“留守儿童”,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救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3、深化心理健康辅导。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内容,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开展团体辅导和个人咨询活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密切关注其情绪变化和发展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干预。此外,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发线上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为“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询服务。
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更新教学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扎根农村教育事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休教师等到农村任教,充实基层教育力量。同时,充分发挥社区作用,整合各类资源,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