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结果表明,大学生月消费总额贫富差距大,“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逐渐增长,消费呈现向多元化发展,理财和储蓄观念仍十分淡薄。因此,应形成更好的消费氛围,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自身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注重精神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关键词] 大学生 贫困生 消费现状 调查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加重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学生的感情;还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人际关系,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个人来说,这一时期形成的道德观念可能会影响他一生的消费行为,并且与其人生观、价值观、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密切相关。所以,正视中国当代大学生消费问题,刻不容缓!
本调查旨在分析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了解他们目前的消费情况,以期挖掘潜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有效的改善措施,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一、对象与方法
对象:笔者对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等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性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接受调查共320人,平均年龄20.8岁,平均年级为2.1年级。
2. 方法:一是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涵盖了家庭背景、个人收入来源、月消费金额及具体用途、消费观念等方面,确保全面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二是通过个别访谈法,深入探讨部分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背后的原因,以获取更为真实的数据和见解。三是结合文献研究法,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调查内容。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月消费总额差异明显:调查显示,大学生月消费总额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月均消费较高,而贫困生的月均消费则相对较低。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生活费用、学习资料费、娱乐活动费等方面。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游玩费”、“通信费”、“恋爱费”等方面的支出较多,而贫困生更多地将资金用于基本生活保障和学习用品购买。
2. 消费结构趋于多元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衣食住行外,电子产品、健身娱乐、旅游出行等新兴消费项目逐渐成为大学生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线上购物、外卖服务等便捷消费方式深受大学生欢迎,这使得他们的消费模式更加灵活多样。
3. 理财和储蓄意识薄弱:尽管部分学生已经开始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但整体来看,大学生的理财和储蓄意识仍然较为淡薄。许多学生缺乏基本的财务规划能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冲动消费。此外,由于缺乏系统的金融知识教育,大多数学生对于如何合理管理个人资产知之甚少,导致他们在面对复杂的金融市场时显得无所适从。
4. 精神消费比重上升: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满足。例如,参加各类兴趣班、阅读书籍、观看电影、参与公益活动等,这些都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同时,一些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也逐渐显现出来,如过度追求名牌、攀比心理严重等,这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并加以引导。
三、问题成因剖析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造成大学生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过于溺爱子女,对孩子的需求有求必应,甚至鼓励其超前消费,从而导致孩子从小养成了奢侈浪费的习惯。同时,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多家长未能及时关注孩子的成长变化,无法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支持,使孩子在消费过程中迷失方向。
2. 学校教育不足: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财经素养教育等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这使得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缺乏必要的综合素质提升机会,难以形成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此外,校园文化建设中也缺乏对健康消费理念的有效宣传,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
3. 社会环境影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迅速,各种媒体平台不断推送时尚潮流、明星代言等信息,极大地刺激了年轻人的消费欲望。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虚拟社交圈内的炫耀性消费现象屡见不鲜,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诱惑。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种类繁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往往会采取低价促销、分期付款等方式,进一步助长了非理性消费风气。
四、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注重言传身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消费观。具体来说,可以定期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其消费需求和心理状态,引导他们学会区分必要性和非必要性开支;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适时开展家庭理财小课堂,传授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让孩子从小掌握科学的财富管理方法。
2. 优化学校教育: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将财经素养纳入通识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的选修课或讲座,系统讲授货币理论、投资理财、风险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同时,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节俭的生活方式,让健康向上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此外,还可以设立校园信用评价机制,记录每位学生的日常消费行为,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激励大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3. 净化社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广告宣传内容,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媒体机构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角度报道理性消费的典型案例,传递正能量,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侵蚀青少年心灵。社会各界要共同关心支持青年一代的成长进步,为他们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环境。
总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其消费行为不仅关系到个人健康成长,更影响着整个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全社会应当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生消费行为的深入调查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引起各方高度重视并付诸实践。未来,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的发展动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努力为广大青年学子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学习生活环境,助力他们早日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