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xx省总工会女职工部对省内244家非公企业和1397名女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加班加点现象依然严重,报酬低且劳动强度大,而且女职工缺乏法律维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特殊权益屡屡受侵。调查表明,非公企业在保障女职工特殊权益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女职工文化素质较低,缺乏法律维权意识
非公企业外来务工女性大多来自农村,她们只想趁年轻多挣些钱,就业中即使遇到不公正对待甚至身心受到伤害时,多数也是忍气吞声。接受问卷调查的1397名女职工中,对国家有关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法律法规一点都不了解的占27.2%,许多人不知道自己拥有哪些权利,无法判断自身的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不敢向企业提出合法正当的要求。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女职工个人的发展,也削弱了她们在职场中的地位和尊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女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每位女职工都能了解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合同内容不规范,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在调查的企业中,制定女职工特殊权益专项集体合同的占45.9%。虽然部分企业签订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但有的合同内容不规范甚至违法,条款中缺少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保护的内容。在被调查的企业中,社保五种保险费都缴纳的占60.2%,五种保险费都不缴纳的占10.7%。这反映出非公企业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不足,导致女职工在面临疾病、生育、失业等风险时缺乏必要的经济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其依法履行社会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每一位女职工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此外,相关部门还应加大对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促进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加班加点现象严重,报酬低且劳动强度大
不少非公企业工作1个月才休息1天,逢生产旺季为了赶订单甚至通宵达旦加班,并以计件工资作为规避加班加点工资的手段。调查数据显示,244家企业中有近半数企业的102名女职工怀孕后因不堪工作重负而自行离开企业;接受调查的228名处于已婚待孕期的女职工,打算怀孕后离开企业的就有175人,占76.8%。这种情况不仅严重影响了女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也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明确加班加点的标准和补偿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同时,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任务,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切实减轻女职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
一些女职工“四期”保护得不到落实,生育保险覆盖面低
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仍有部分人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或禁忌从事的劳动。企业劳动设施简陋,部分非公企业经营者受经济利益驱使,重生产、轻保护。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女职工的身体健康,也违反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女职工“四期”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提高企业和员工的认识水平。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此外,政府还应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提高生育保险的待遇水平,减轻女职工的经济负担,鼓励更多企业积极参保,为女职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推进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建议与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项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各级政府应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女职工权益保护工作,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女职工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女职工就业,特别是支持非公企业发展壮大,为女职工提供更多优质岗位。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帮助其建立健全女职工权益保护机制,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管理水平。
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普及女职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增强女职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可以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等活动,邀请专家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让女职工了解自身权益的具体内容和维护途径。此外,媒体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成功经验和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女职工的良好氛围。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保险待遇水平,确保每一位女职工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特别是在生育保险方面,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政策设计,简化报销流程,降低缴费标准,吸引更多企业主动参保。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管理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防止出现挪用、挤占等问题。此外,政府还应探索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适合女职工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女职工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选择。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应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女职工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企业应加强对女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技术技能提升,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女职工创造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企业应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女职工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需求,为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支持。此外,企业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政府应积极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协商协调机制,促进企业和职工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工会组织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争取合理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企业应尊重职工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企业应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劳动争议处理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效率,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综上所述,女职工权益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职工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女职工权益的有效保障,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完善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为广大女职工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