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协组织了调研组,对我市农民增收问题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我市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x年的2748元提高至20xx年的3556元,年均增长4.4%。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后,当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83亿元,人均减负率达65%。
一、农民增收现状
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虽逐年有所增长,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三农”问题日显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城乡居民收入反差大
从199x年到20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七年共增加808元,年均增长4.4%;同期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加3923元,年均增长9.6%,两者相差5.2个百分点。两者增量比较,前者是后者的4.9倍。这一现象表明,尽管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但与城市居民相比,增速明显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绝对数值上,还体现在收入结构和增长潜力的差异上。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赖农业生产和少量的二、三产业收入,而城市居民则受益于更为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此外,城市居民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享有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
2. 农民增收渠道少
据调查,我市农民收入主要来自于种植业,乡镇企业及村组集体经营收入减少,20xx年农户经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55%。个别县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烟叶,收入结构单一,万一烟叶市场出现波动,就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这种单一的收入结构使得农民对某一特定农产品的依赖性较强,一旦该产品价格下跌或市场需求减少,农民的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由于农村地区缺乏足够的工业基础和服务业发展,农民很难通过其他途径实现多元化收入。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农民难以接触到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已成为解决农民增收难题的重要任务。
3. 农业增产不增收
据调查,近年来,农业技术没有新的突破,粮食及经济作物的品种没有更新,虽然农产品在量上有新增加,但由于品质结构没有改善,优质农产品少,市场卖价低,造成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而目前我市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科技投入不足,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粗放式管理,缺乏精细化操作,这也影响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优良品种,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民能够真正从增产中获得实惠。
4. 农民收入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水灾、旱灾、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上市场价格波动大,农业作为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给农民增收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不可预见,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在一些地理条件较差的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也对农民收入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复杂多变,价格波动频繁,农民难以准确预测市场价格走势,导致其收入不稳定。为应对这些问题,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帮助农民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5. 农民收入不平衡
调查中发现,凡文化程度高、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多数从事二、三产业致富;而从事纯农业的农民大多是文化程度低,增收渠道窄,外出打工的机会少,家庭收入低。这种收入不平衡的现象反映了农民自身素质和技能对其收入水平的显著影响。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更容易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找到更多元化的增收途径。相反,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则面临更多的发展限制,难以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的束缚。因此,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帮助农民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收入的稳步增长。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市农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持: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民能够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受益。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还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而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的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鼓励农民参与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支持有条件的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服务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转移就业,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帮助他们顺利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此外,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农村电商、微商等新兴业态的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通过多种渠道并举,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民增收格局,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3. 强化农业风险管理
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必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完善灾害预警机制,帮助农民有效防范风险。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扩大保险覆盖面,降低农民参保成本,确保农民在遭受自然灾害时能够得到及时补偿。同时,要加强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和预警体系,提前发布灾害信息,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农业风险,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性。
4.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农村综合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土地权益,激发农村土地资源的活力。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此外,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完善农村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这些改革措施,可以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5.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是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的关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同时,要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开设实用性强的培训课程,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此外,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参加各类学习活动,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增强其自主创业和创新能力。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农民增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农民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面对当前农民增收面临的诸多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我市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