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整合气象资源 完善预警体系 积极防御灾害为实施“三个xx”战略提... >

整合气象资源 完善预警体系 积极防御灾害为实施“三个xx”战略提供坚强保障——副市长在全市气象

  今天,市政府召开全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贯彻落实全省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会议精神,以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为重点,研究和部署我市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市的科学防御台风体系和农村气象预警体系,为我市实施“三个xx”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这次会议,省气象局非常重视,薛副局长亲临会议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刚才,市气象局局长王局长回顾了近年来的气象工作情况,提出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以及今年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对此我都赞同,希望各地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近年来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的好势头。这些成绩的取得,其中很重要的是取决于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近年来,我市气象工作始终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大力加强公共服务系统、预测预报系统等建设,及时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积极提出防灾减灾建议,为各级党政组织的指挥提供了重要支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避险提供了有效指导,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完善设施,努力做到精细化预测。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切实加强防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建成了由卫星接收、自动气象站等组成的气象监测系统,其中自动站111个、强风站5个、梯度风探测站6个,正在建设的雷达综合探测基地占地30亩,投资近20xx多万,这有效地提升了监测密度、频次和时空分辨率,使灾害防御决策指挥做到心中有数。

  (二)随时监测,努力做到针对性预警。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充分发挥气象监测系统作用,严密跟踪各类气象灾害的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灾害,制定相应的预警预案,确保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特别是在台风、暴雨、雷电等灾害天气来临前,能够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行防范准备。例如,在20xx年的台风“xx”期间,市气象局通过多渠道发布预警信息,成功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优化机制,努力提升应急响应能力。为了更好地应对突发气象灾害,我市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各级干部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在20xx年的一场特大暴雨中,我市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成功转移受威胁群众数千人,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强化宣传,努力增强全民防灾意识。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和预防措施,提高了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如举办气象科普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使广大农民群众掌握了基本的气象知识和防灾技能。

  (五)科技创新,努力推动气象现代化建设。我市积极探索气象科技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引进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另一方面,加快气象信息化建设步伐,构建了覆盖全市的气象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气象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快速处理。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气象服务水平,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以人为本,努力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气象服务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交通出行、旅游休闲等领域,提供了个性化的气象信息服务,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比如,在春耕备耕期间,市气象局及时发布农事气象预报,指导农民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确保了农作物的稳产高产。

  二、清醒认识当前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挑战

  尽管近年来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是气象灾害风险依然较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上升趋势,给我市带来了更大的防灾压力。据统计,过去五年间,我市遭受了多次严重的台风、暴雨、干旱等气象灾害,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气象灾害,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虽然我市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但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地区,气象站点布局还不够合理,监测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此外,部分老旧设备亟待更新换代,以适应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对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是科技支撑能力还需提升。目前,我市气象预报技术水平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预报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的精准度和预见期。同时,要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推动气象科技向更高层次迈进。

  四是公众防灾意识有待提高。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宣传普及工作,但仍有部分群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防灾避险常识。特别是在一些偏远乡村,由于信息传播渠道有限,导致部分村民不能及时获取预警信息,从而增加了灾害风险。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使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是协调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当前,在应对重大气象灾害时,虽然各部门之间有一定的协作配合,但仍存在沟通不畅、衔接不到位等问题,影响了整体防灾减灾效果。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明确各方职责,建立高效的指挥调度体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反应、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三、扎实做好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防灾减灾各项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各项工作,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工作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追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气象监测设施建设,优化站点布局,扩大监测覆盖面,提高监测精度。重点加强对中小河流、水库、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的监测监控,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智能化的气象监测预警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三)进一步提升预报预警能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着力破解制约气象预报预警水平提升的技术难题。要加强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性。要完善预报预警流程,规范信息发布程序,确保预警信息权威、统一、及时。要强化部门协作,建立跨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共同研判形势,提出应对措施,形成防灾减灾的强大合力。

  (四)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范围。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发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科普作品,增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场所设立固定宣传点,长期开展气象科普宣传,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五)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建立健全灾害风险评估机制,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完善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应急物资充足供应。要强化社会动员机制,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勇于担当、真抓实干,为推动我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美丽和谐的新时代作出更大贡献!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