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种田——关于对xx镇xx村农民种田现状的剖析与思考
xxxx、xxxx联合调研组
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农村主劳力向城市转移,不少地方出现了“种田荒”、“抢田种”等现象。近期,市委办公室、市农业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对xx镇xx村农民种田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以期通过对一个村“谁在种田”的解剖,探求今后“谁来种田”。
当前现状
xx村是我市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纯农业村。该村位于我市xx镇以北,汤八公路穿村而过,雷冲水库、渔子河水库环绕西北。全村总人口1676人,共455户,耕地面积3371.82亩。调研中,我们设计了劳动力结构和就业分布、土地资源及耕种情况、农业技术应用、农户家庭收入、农业机械配置、土地流转、制约农业发展因素等七个方面的问卷,对全村住户开展了调查,深入了解该村“谁在种田、怎么种田和种田收入?”
谁在种田?
土地是农民的命脉,土地收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中国农民意识里,“农民种地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xx村青年已转移到城市打工,种田对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田人越来越少。xx村总劳力1312人,总劳力中在家务农的占33.1%,外出务工的占66.9%;而20xx年,全村1049名劳力中,在家务农的占42.3%,外出务工的占57.7%;5年间在家种田的劳动力比例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
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首先,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农村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的经济机会更多,工资水平更高,吸引了大量农村青年前往寻找工作。其次,农业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劳动强度大且收益低,导致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劳动。再次,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年轻一代更倾向于接受高等教育或职业培训,进入非农产业领域。最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医疗、养老等保障不足,也促使部分农民选择进城谋生。
2. 如何种田?
随着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xx村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从传统的小规模分散经营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转变。一方面,土地流转成为解决“种田荒”的重要途径。通过土地流转,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调研数据显示,xx村现有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20余台,小型农机具更是普及到每家每户。
同时,农业科技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新型肥料、农药、种子等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质量。此外,信息化手段也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例如,利用互联网平台获取市场信息、气象预报等,帮助农民更好地安排生产和销售。这些变化表明,尽管种田人减少,但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为维持和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3. 种田收入如何?
种田收入是影响农民是否愿意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根据调研结果,xx村农民种田收入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20xx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其中来自农业生产的收入约为6,000元,占比50%。虽然这一比例看似较高,但实际上扣除生产成本后,净收入并不高。
具体来看,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利润空间有限。相比之下,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虽然单价较高,但由于受气候、病虫害等因素影响较大,风险也相应增加。此外,农业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实际收入。目前,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种惠农政策逐步落地,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发放不及时、标准不够统一等,影响了政策效果。
为了提高种田收入,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一是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作物的比例;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延长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
4. 未来展望:谁来种田?
面对农村劳动力流失、老龄化加剧等问题,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二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五是加强政策支持。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增强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信心。
总之,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既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农民自身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决心和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xx村乃至整个中国农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