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媒”让党建品牌“货真价实”
近年来,为推动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各地通过微改革、微创新等方式,积极打造党建特色品牌,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等工作增色不少。但也存在少数地方“货卖一张皮”“新瓶装旧酒”等“伪创新”现象,不仅党建创新形式与提升实效没有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反而增加了基层负担。党建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创出真品牌、用出真举措、干出真业绩,避免陷入“伪创新”形式主义陷阱。
党建创新要真创。党建创新凝聚了地方党建工作的特色做法、创新举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与基层党建工作相得益彰。而在少数地方只重“新”不重“创”,同一套人马,同一种做法,更名易姓便成了党建品牌,这种给基层党建工作穿“新衣”的做法,变的是“面子”,不变的是“里子”,并没有起到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际效果。因此,党建创新要真创,要突出基层首创,注重从基层汲取创新力量,深入挖掘优秀案例,对好做法进行提炼,加入“助燃剂”,提升“闪光点”,形成具有可推广、可复制、可见效的党建品牌。要坚持承上启下,党建创新不是另起炉灶,要在巩固既往成效基础上不断注入新的内涵。要树立精品意识,从党建工作成效突出、满意度高、可塑性强的典型中确定培育项目,认真制定创建方案,避免党建品牌徒有其表。
党建创新要真用。党建创新不能纸上谈兵,更要忌“喊口号”。真正的党建创新应当是看得见、摸得着、能落地的。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地方虽然提出了许多创新理念和思路,但缺乏具体的实施路径和操作细则,导致这些创新停留在文件和会议上,未能真正转化为实际行动。因此,党建创新必须注重实效,确保每一个创新举措都能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并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具体而言,要将党建创新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确保每一项创新措施都能够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同时,要注重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创新措施,使其更加符合基层实际需求,更好地服务群众。
党建创新要真管。党建创新不仅要创出来,还要管得好。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健全党建创新管理机制,确保各项创新举措能够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运行。首先,要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清单,确保每一项创新工作都有专人负责、有计划推进。其次,要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党建创新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再次,要强化考核评价,将党建创新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党建创新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后,要注重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党建创新成果,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各界对党建创新工作的关注度和支持度。
党建创新要真学。学习是提升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认真学习先进地区和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借鉴吸收,为我所用,不断提升自身党建创新水平。同时,要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索适合本地本单位发展的党建创新路径。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党建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建创新要真评。评价是检验党建创新成效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创新性、实效性和推广价值等多个维度,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项党建创新工作。在评价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靠。对于那些确实取得显著成效的党建创新项目,要及时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存在问题或效果不佳的项目,则要认真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帮助其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加重视党建创新工作,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总之,党建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只有坚持真创、真用、真管、真学、真评,才能真正创出具有生命力的党建品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推进党建创新工作,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党建工作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