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经验做法
为破解两项改革后镇村地域面积普遍倍增、环境保护半径显著拉长衍生的防治风险“叠加式增长”、镇村管辖“手长袖子短”等突出问题,守护好群众身边的“碧水蓝天青山净土”,XX县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将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重点内容,在“不增机构、不增编制、不增经费”思路下,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切入口,着力完善“责任、监管、考评”三大体系,切实打通基层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一公里”,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加快美丽XX建设奠定坚实底部支撑。
一、制定“三张清单”,构建分工明、层次清的责任传导体系
针对以往因治理主体不清、职责不明导致的“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现象,以解决“谁来干、干什么”问题为首要任务,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统筹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围绕乡镇生态环境保护重点任务,从“总、分、细”三个层面建立起权责清晰的一体化责任体系。一是统一“党委政府责任清单”。出台《XX县乡镇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清单》,规定乡镇党委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清晰界定在组织领导、规划引领、绿色发展、污染防治、环境监管、问题整改、宣传教育和监督考核等10个方面的具体职责,并将“该管、能管、可管”的辖区内秸秆禁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饮用水源地保护等具体事项纳入责任清单,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做到事有人管、责有人担。
二是细化“部门协同责任清单”。为进一步明确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避免职能交叉和责任真空,XX县制定了《XX县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协同责任清单》。该清单涵盖了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部门,明确了各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职责和工作要求。例如,环保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各乡镇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农业部门负责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农药化肥减量行动;林业部门负责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工作。通过细化部门间的协同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效能。
三是健全“村级自治责任清单”。为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XX县还出台了《XX县村级生态环境保护自治责任清单》。该清单明确了村委会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具体职责,包括宣传贯彻环保法律法规、组织村民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监督污染行为、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鼓励和支持村民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义务植树、河道清理等活动,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建立健全村级自治责任清单,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创新“三项机制”,构建科学高效、运行顺畅的监管体系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XX县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机制,构建了覆盖全面、科学高效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一是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XX县推行了“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全县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每个网格配备专职或兼职网格员,负责日常巡查、信息上报和问题处置等工作。网格员通过手机APP实时上传巡查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环境问题。此外,还建立了网格员培训制度,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网格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全天候、全方位监管,有效提高了环境问题的发现率和处置率。
二是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执法力度,XX县建立了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整合环保、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力量,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该队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进行专项检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例如,在打击非法采砂方面,环保部门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夜间突击检查、蹲点守候等方式,成功查处了一批非法采砂案件,有效遏制了非法采砂行为。同时,还建立了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与周边县市加强协作,共同应对跨界环境污染问题,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工作局面。
三是优化“智慧监管机制”。为了提升生态环境监管的智能化水平,XX县大力推进“互联网+环保”建设,建立了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集成了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数据,以及企业排污、建设项目环评等信息,实现了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预警。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精准识别污染源,提前预警环境风险,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此外,还开发了公众举报平台,鼓励市民通过手机APP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拓宽了社会监督渠道。通过优化智慧监管机制,不仅提高了监管效率,也增强了公众参与度,形成了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三项保障”,构建公平公正、奖惩分明的考评体系
为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落到实处,XX县进一步强化了考评体系建设,通过完善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和信息公开等措施,形成了公平公正、奖惩分明的考评机制。一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XX县制定了《XX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年度目标绩效考核,设置了多项量化指标,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同时,还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考核指标和权重,使考核更加科学合理。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压实了各级各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为了激发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XX县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激励约束机制。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于未完成目标任务或出现重大环境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则进行问责处理。例如,设立了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在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项目;对因履职不力导致环境质量恶化的地方领导进行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相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导向,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是推进“信息公开机制”。为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透明度,XX县积极推进信息公开工作。一方面,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渠道,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水质状况等环境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另一方面,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污染源排放数据等信息,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此外,还设立了环境信访投诉热线,及时受理和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通过推进信息公开机制,增强了政府公信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总结经验,持续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XX县在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创新,深入推进各项工作。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一是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责任、监管、考评三大体系,确保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承载能力。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四是强化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五是严格执法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将为实现“碧水蓝天青山净土”的美好愿景而不懈奋斗,为加快建设美丽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