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专题调研活动的部署安排,近日,组织带领有关人员对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构建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基础设施为保障、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被评为xx省社会文化先进县。
(一)各级领导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始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对文化阵地建设、文化活动、文化研究与保护、文化人才建设等,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连续三年将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组建社区文化队伍,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培训,实施文化惠民行动等列入政府民生实事,明确了阶段目标和量化指标,制定了考核实施细则,每年两次电话抽样调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将调查结果作为对街镇综合考核的重要指标,通过实事下任务、示范树典型、考核排名次等措施,使文化建设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为全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有力
强力推进重大文化设施建设,县财政投资3亿多元铺开了文化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新的文化馆、图书馆。通过招商引资,在城区建设了多功能现代化数字影城,实施了农村文化阵地标准化建设工程,先后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多个,实现了村级文化广场全覆盖,配备了音响、灯光等设备,为农村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还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网的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共享,极大地方便了基层群众获取文化信息和服务。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县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
从调研情况看,县城和部分经济发达乡镇的文化设施较为完善,而偏远乡村的文化设施相对薄弱,尤其是部分山区和贫困地区的文化设施陈旧落后,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例如,一些偏远村庄的文化活动室面积狭小,设备简陋,无法开展大规模的文化活动;有的地方虽然建有农家书屋,但书籍更新缓慢,种类单一,缺乏吸引力。这种城乡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全县整体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脱节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部分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与群众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文化服务的效果打了折扣。一方面,一些文化活动过于注重形式,缺乏实质内容,难以引起群众的兴趣和共鸣。例如,某些文艺演出节目单一,表演水平不高,观众寥寥无几;另一方面,部分文化服务项目缺乏针对性,没有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差异。比如,老年群体更喜欢传统的戏曲、舞蹈等节目,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现代音乐、电影等时尚元素,但现有的文化服务未能做到因人而异、分类施策,导致群众参与度不高。
(三)文化人才队伍短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然而,当前我县文化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特别是在艺术创作、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稀缺,难以支撑起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二是基层文化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业务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影响了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果。三是文化志愿者队伍规模较小,作用发挥有限,未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局面。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
要继续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文化惠民工程顺利实施。特别是要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补齐短板,缩小城乡差距。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加强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已建成的文化设施能够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此外,还要加快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水平,让更多的群众受益。
(二)创新服务模式,精准对接需求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丰富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努力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一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准确掌握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特点。二是根据调查结果,精心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既要保留传统经典节目,又要融入现代流行元素,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服务渠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四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侵权盗版行为,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
(三)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人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要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一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等教育资源,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定向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文化专业人才。二是加强在职人员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授课指导,提升现有文化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文化工作者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发展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其在文化服务中的补充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县宝贵的财富。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本地特色文化。一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整理出版地方文献资料,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本土故事,增强文化自信。二是积极开展民俗文化节庆活动,展示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三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出一批反映时代精神、体现地域风情的文艺作品,提升我县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四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搭建平台,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我县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总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创新,努力开创我县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