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发展研究中心关于把握融入的关键点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不能机械、简单、直接地“添加”进去,而应当有机、有序、科学地“融入”。这个“融入”应该是有高度的统筹协调,有广度的体系整合,有温度的系统推进,有深度的有机融合。因此,必须站在新时代更高的战略高度,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不同龄层的认知规律、不同阶段的学习特点,精准制定融入的战略路线和策略图谱。
优化融入的战略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是做好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在教学层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因此在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上须遵循科学性、层次性、多样性、实用性、创新性等基本原则。同时,考虑到“融入”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进一步优化融入的战略原则,如学科共性与学科特性相统一、内容层次与学段衔接相统一、显性呈现与隐性融入相统一、集中教育与分散渗透相统一、内容协调性与价值观衔接性相统一等。
完善融入的整体性设计。具体而言,要完善“融入”的整体性设计,首先应当做到总体目标的完善统一,大中小学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虽各有差异,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立德树人”的整体性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目标设计上应当牢牢扭住这个“牛鼻子”;其次,在内容设计上应当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递进,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都能获得符合其认知水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知识的积累,更能够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化。此外,在方法设计上应注重灵活性和多样性,结合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格局,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构建系统的评价机制。为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材的效果,还需要建立健全系统的评价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养成、社会责任感等方面,通过量化评估与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衡量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后的变化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还要重视反馈机制的建设,定期收集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力量,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培养。首先,要强化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组织广大教师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其次,要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教研活动等形式,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的能力。再次,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探索,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最后,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共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主体,必须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对于家庭教育而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引导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则要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和支持平台,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可以举办各类主题展览和讲座,社区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体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服务保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国际间的思想文化交流对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在价值观教育方面的有益做法,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另一方面,也要向世界展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为此,可以积极开展国际学术研讨、师生互访等活动,搭建更多合作交流平台,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提升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少年心中的落地生根,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的变化,我们将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路径和方法,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