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范文 > **市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调研 >

**市关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调研

  为加快推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近期我们组成了联合调查组,深入到全市各县(市)区和部分乡镇,就我市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近五年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基本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五个统筹”的发展方针以后,全市上下统筹发展的意识逐步增强,城乡经济社会开始进入了相互渗透、融合发展时期。经济领域二元结构的矛盾趋缓,统筹理念开始向社会发展领域延伸,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突破的趋势初步显现。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方面综合因素影响,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问题。总体呈现出起步特征。

  一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人口城市化趋势日益明显。但由于公共服务不均等,农民变市民难的问题仍很突出,人口城市化进程良性健康发展的局面没有完全形成。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就业机会不断增加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享受与城市居民子女同等就学待遇,城市吸引农村人口的能力不断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或办企业、子女进城就学、老年进城赡养人数逐年增加。最近五年,全市常住人口增加XX万人,增长了XX%,人口城市化率达到XX%,比20xx年提高了若干个百分点。农村人口在市县城区购(租)房居住达户、人。但由于公共财政体制、城乡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流转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不够,在制度和体制上制约着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已实现转移的农村人口享受不到同等的市民待遇,形成的吸引和导向作用不强。同时,部分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不仅缺少外出谋生的技能和胆略,而且缺乏适应城市生活环境的能力和信心,农民向城市转移的内在动力不足。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但差距依然较大。近年来,我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农村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与城市相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例如,农村交通网络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道路等级低、通行条件差等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部分偏远地区仍依赖于简易供水设施;农村电网改造虽有进展,但供电质量不稳定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农村信息化建设也相对滞后,宽带网络覆盖率较低,影响了农村信息交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是城乡产业发展逐渐融合,但协同效应有待提升。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此同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体系逐步健全,促进了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例如,一些县(市)区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但是,从整体上看,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另一方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为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但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我市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据统计,20xx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XX元,较20xx年增长了XX%。然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且不同区域之间收入差距也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山区贫困地区的收入差距尤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社会公平和谐,也不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积极进展,但仍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原则,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方面,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差距逐步缩小;在医疗卫生领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在文化体育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健全,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然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陈旧落后,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农村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为此,要继续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

  六是城乡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但绿色发展任重道远。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加,地表水环境质量稳步改善,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初见成效。特别是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绿色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新农村典型。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部分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一些地方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综上所述,尽管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奋力开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局面。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规划衔接不够紧密。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区划限制以及部门职能分割等原因,导致城乡规划各自为政,缺乏统筹协调。具体表现为:城市总体规划未能充分考虑农村发展需求,农村发展规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城乡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时有发生;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城乡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不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因此,必须加强城乡规划统筹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多层次的规划协调机制,确保各类规划相互衔接、有机统一。

  第二,体制机制障碍尚未完全破除。尽管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在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的改革仍需加大力度。例如,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城乡户籍壁垒仍未打破;土地管理制度僵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渠道不畅;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偏低;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这些体制机制障碍严重影响了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步伐。为此,要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着力破除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良好制度环境。

  第三,产业发展支撑力不足。目前,我市农村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瓶颈制约。一方面,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育不良,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匮乏,资金短缺,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产品竞争力不强。此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缺乏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为此,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第四,公共服务供给不均衡。尽管近年来我市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仍然较大。例如,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设备简陋,医护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村文化体育设施落后,群众性文体活动缺乏组织引导。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为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确保广大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五,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艰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部分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面源污染治理难度较大;一些地方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为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

  三、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要树立全域发展理念,打破行政边界限制,编制统一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农村发展规划,实现城乡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统筹布局,合理安排交通、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引导人口、产业合理集聚,促进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要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第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城乡融合发展障碍。要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消除城乡户籍壁垒,促进人口自由流动。要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建立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第三,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加快发展农村新兴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要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第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优秀教师,提升农村教育质量。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配备先进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素质,改善农村医疗服务条件。要丰富农村文化体育生活,建设更多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要健全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完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体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第五,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美丽宜居乡村。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发展。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排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减少对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的破坏。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总之,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部署,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奋力开创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局面。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