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社“空壳化”现象的思考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普通农户组团发展、规模经营、对接市场的有效载体。但是在实际发展中,部分地区偏离了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社会化的合作社发展目标,性质漂移、名不副实,出现了以“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一枚印章”为表征的“空壳化”等问题,制约了合作社的未来发展空间,对乡村治理、农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一、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合作社空壳化,可以总结为“五空”,即“人员空、产业空、资金空、资产空、运行空”,这五种问题有些单一存在,但更多的是交织叠加,严重影响着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制约着合作社带富致富作用的发挥。“人员空”,因部分合作社产业吸引力不强、管理者刻意提高门槛、社员因分红利益受损而退出等原因,导致合作社缺少农户参与,同时合作社内部主要由核心社员掌控,对合作社形成实际控制,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大多流于形式,普通社员意见和诉求得不到重视,参与感和归属感低,使得群众对合作社信任度降低,入社积极性下降。大部分合作社都面临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困境,不能很好地带动群众发展。
“产业空”,一些合作社办社动机不纯,以套取国家优惠政策为目的,没有真正发展产业的意愿或产业发展积极性、主动性不高,有合作社之名而无合作社之实,发挥不了带动作用。一些地方的合作社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调研,盲目跟风上项目,导致产业选择失误,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和市场需求,最终陷入困境。此外,部分合作社在经营管理上存在短板,缺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技术支持......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