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我们此次会议既是对浙江、江苏两省开展内河水运示范工程的验收,也是和相关省市在建设理念、技术创性、项目管理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刚才听了浙江省和江苏省实施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的汇报,可以看出,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共同努力下,示范工程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内河水运示范工程活动成效明显
自20xx年开展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以来,各相关单位按照部总体安排,精心组织,分步实施,示范工程活动进展顺利,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工作基本完成,考核验收阶段正在实施。截止目前,株洲航电枢纽工程示范活动已通过部组织的验收,江苏、浙江示范工程今天进行验收,广东数字航道示范工程完成了预验收,黑龙江省大顶子山枢纽和长江数字航道两个示范工程也正在积极准备验收前的相关工作,部规划研究院与有关建设、管理、设计等单位共同开展的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成果《新理念——内河航道建设指南》正在编制。从前一阶段工作来看,示范工程活动成绩比较突出,效果也很显著,主要表现在:
(一)示范工程活动提升了建设理念。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选择的三类8个项目,是内河水运工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活动实施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始终围绕“安全、高效、环保、节约、服务”的主题,将先进理念与工程特点紧密结合,按照 “五个坚持、五个树立”的工作要求,在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坚持质量第一,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工程建设以设计为龙头,以技术为支撑,以管理为保障,建管养并重,确保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如浙江、江苏两省通过加大护坡结构强度,增强工程的耐久性,降低了运行期的维护成本,同时防止了水土流失。株洲航电枢纽工程强化业主在设计、建设、管理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了工程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坚持技术创新,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内河水运建设中,各有关单位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努力实现绿色发展。例如,江苏、浙江两省在内河航道整治中采用了新型护岸材料和技术,有效减少了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船舶,减少污染排放,改善了水域环境质量。此外,还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攻关,如智能航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为提升内河水运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优质服务理念。内河水运建设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更直接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各有关单位始终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比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运营管理方面,则加强信息化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运输服务,让广大船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和便利。
(二)示范工程活动推动了技术进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传统内河水运建设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各有关单位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方法、新模式,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交通运输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发展战略,其中内河水运领域也不例外。通过引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起覆盖全面、功能强大的数字航道平台,实现了对航道状况、船舶动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例如,广东省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建成首个省级数字航道系统,并逐步向其他地区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是推进智能化装备研发应用。针对内河水运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多、作业效率低等问题,各有关单位加大科研投入力度,着力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成功研制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如无人船自动巡航系统、智能装卸设备等,不仅提高了作业精度和安全性,还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这些智能化装备能够迅速响应,及时处置险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促进标准化体系建设。为了确保各项技术创新成果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标准规范体系。为此,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各有关单位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结合实际需求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标准和技术指南,为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港口码头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内河水运领域的法规政策框架,促进了行业的规范化、法治化发展。
(三)示范工程活动创新了管理模式。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和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传统的行政命令式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治理的要求。因此,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各有关单位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新机制、新路径,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同共治的良好局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长期以来,内河水运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总量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行业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各有关单位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和运营,拓宽了融资渠道。如PPP模式、BOT模式等新型投资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缓解了财政压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内河水运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为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二是健全绩效评估机制。为了确保示范工程活动取得实效,各有关单位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例如,通过对工程质量、进度、效益等多个维度进行量化考核,全面掌握项目进展情况;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优化实施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此外,还设立了奖励制度,对于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是强化跨区域合作机制。由于内河水系跨越多个行政区划,涉及不同地区的利益诉求,协调难度较大。为此,在示范工程活动中,各有关单位加强沟通协作,建立了跨区域联动机制,共同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如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之间就内河水运一体化发展达成共识,签署了合作协议,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分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格局;通过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整体实力和发展潜力。
综上所述,自20xx年以来开展的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在提升建设理念、推动技术进步、创新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今后一段时期内河水运事业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巩固已有成果,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开创内河水运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进一步做好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后续工作
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成果,推动内河水运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必须立足当前形势,着眼长远发展,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内河水运建设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我们做好内河水运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精神实质,紧密联系实际,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深刻认识到,内河水运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牢牢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奋力谱写新时代内河水运事业发展新篇章。
(二)持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内河水运领域也不例外,只有紧跟时代潮流,加快创新驱动步伐,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难题。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拓展增值服务领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为内河水运事业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深化改革开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一招,开放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要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要积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做法。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提升国际影响力。要深化区域合作,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四)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内河水运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要优化航道布局规划,避让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域。要加强污染源头防控,推广使用清洁能源船舶,减少污染物排放。要强化水资源保护,严格控制取用水量,保障河道生态流量。要注重生态修复,采取有效措施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公众选择水路运输,减少陆路交通拥堵和尾气污染。要建立健全绿色评价体系,将绿色发展指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引导各方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五)强化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根本的发展前提。内河水运建设必须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要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快速反应、妥善处理。要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要严格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良好秩序。要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如建设智能监控系统、推广电子标签技术等,实现对重点部位全天候全方位监控。要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对失信企业和个人依法依规予以惩戒,形成不敢违法、不能违法、不想违法的良好氛围。
总之,内河水运建设示范工程活动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