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财政收入调研报告
地方财政收入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包括县(市)级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近日,市委办公室在前期税收收入调研的基础上,深入财政局,针对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1—9月份我市地方财政收入情况
1—9月份,我市地方财政收入为96618万元,在XX市排名第3,同比下降0.7%。具体来看,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1567万元,在XX市排名第1,同比增长4.8%,在XX市排名第2。县(市)级税收收入完成40467万元,在XX市排名第4,同比增长0.4%,在XX市排名第5。非税收入完成4110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5051万元。
二、制约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是受土地出让影响,非税收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调研中,据财政部门反映,每年非税收入的项目、对象等变化不大,正常非税收入介于1亿元—1.2亿元之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近年来,我市非税收入之所以达到4亿元,重要原因是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调整到非税收入中的产权转让收入,用以保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增幅。由此,我市实际上能带来非税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是土地出让收入。今年以来,受土地指标影响,1—9月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0032万元,同比下降36.1%。此外,我市去年11月份仅1个月就完成土地出让收入1亿多元,按照目前的土地出让指标来看,今年后两个月的土地出让收入与往年同期相比将会大幅下降。加之当前已不允许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产权转让收入进行调控,今年后两个月的非税收入也将出现大幅下降。
二是受政策调整影响,罚没收入和部分行政事业性收入减少。行政事业收入方面,随着行政事业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收费项目被取消或减免,导致行政事业性收入有所减少。例如,一些原本由政府部门收取的服务费用,现在改为免费服务或由其他渠道承担。这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和群众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使得财政收入受到影响。此外,罚没收入也因执法力度和标准的变化而有所波动。近年来,随着法治建设的加强,执法更加规范,罚没收入趋于平稳,但不再像过去那样成为重要的财政补充来源。这些政策调整虽然有助于优化营商环境,但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我市。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和服务保障,促进企业投资和发展,从而增加税收收入。其次,要积极探索多元化收入渠道,减少对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可以考虑发展新兴产业,如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要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现有资源,要做到精打细算,避免浪费,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此外,还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特别是在重大项目建设和民生领域投入方面,争取更多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
在土地出让方面,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方面,要加快存量土地盘活,清理闲置土地,确保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新增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土地供应节奏,避免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同时,要加强土地市场调控,防止地价过快上涨,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这不仅有助于稳定土地出让收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
在政策调整方面,我们要紧跟国家和省里的政策导向,及时调整本地政策,确保与上级政策无缝对接。特别是在减税降费政策实施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规定,又要充分考虑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政策红利真正惠及企业和群众。此外,还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让企业和群众了解政策内容和操作流程,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策效应,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日益严峻的财政收支压力,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和挑战,也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要以习近平新时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我市地方财政收入虽然面临一定压力,但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实现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未来,我们将继续学习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