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发放量作为“克强指数”的核心指标之一,对于一个地方来讲,既可以客观反映市场对当前经济的信心,又能够准确判断未来经济的风险度。今年上半年,我市贷款发放情况如何?反映出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扩大贷款投放,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带着这些问题,市委办公室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市金融办、人行、银监办、投资集团等单位以及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银行等市内银行进行了专题调研,全面总结了我市上半年贷款发放的主要特点,客观分析了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现报告如下:
一、我市上半年贷款发放的主要特点
目前,在我市开展贷款业务的有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银行、农发行、XX商行、农信社、江南村镇银行等9家市内银行,同时,还有交行、光大、广发、洛行、中信等16家市外银行(除上述5家市外银行外,其余11家市外银行在XX地区未设分支机构,未能提供详细数据,本文仅以9家市内银行和5家市外银行作为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对象)。元至6月份,全市银行机构(含9家市内银行和5家重点市外银行)贷款余额达72亿元,新增贷款余额达21.92亿元。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市贷款发放呈现出如下特点(详情见附表):
(一)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但存贷比尚有提升空间。
一方面,从存款情况看,由于股市震动、民间融资降温,居民储蓄存款积极性显著提升,同时受企业资金回笼、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和贷款派生存款业务较多等因素影响,上半年,我市9家市内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110.52亿元(市外银行在我市无存款业务),比年初增加13.55亿元,增长13.97%。其中,储蓄存款余额达87.3亿元,较年初增加8.68亿元;单位存款余额达22.85亿元,较年初增加5.58亿元。
从贷款情况看,市内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57.43亿元,比年初增加了14.75亿元,增长34.5%。贷款增速明显快于存款增速,这表明金融机构对我市经济发展前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愿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然而,存贷比仍然较低,仅为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市银行业仍有较大的信贷扩张潜力。
(二)贷款结构不断优化,重点支持领域成效显著。
上半年,我市银行机构积极调整贷款投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对制造业、农业、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贷款投放明显增加。具体表现为:
制造业贷款:制造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上半年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5.2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6.4%,较年初增长了25.8%。这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支持,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 农业贷款: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我市银行机构积极响应,上半年涉农贷款余额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了31.2%。特别是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如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贷款额度和覆盖面均有所扩大,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3. 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上半年,我市银行机构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0.5亿元,同比增长了40.1%。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如推出“税易贷”、“创业贷”等特色信贷产品,解决了部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金融创新稳步推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
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市银行机构积极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多家银行推出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便捷的线上服务平台,实现了贷款申请、审批、放款等全流程线上化操作,大大提高了贷款效率。例如,XX商行推出的“e贷通”平台,客户只需在线提交申请材料,最快可在当天获得贷款审批结果,极大地缩短了融资时间。
2. 供应链金融发展:针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我市银行机构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通过与核心企业合作,为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上半年,供应链金融业务累计发生额达到5.6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在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资金压力。
3. 绿色金融创新:为推动绿色发展,我市银行机构加大对环保、节能等绿色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上半年,绿色贷款余额达3.8亿元,同比增长了50%。此外,还创新推出了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排污权抵押贷款等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二、我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通过对上半年贷款发放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于我市经济运行情况的基本判断:
(一)经济增长保持稳健态势。
上半年,尽管国内外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有效引导下,我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增速预计达到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9.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了10.5%。这些数据表明,我市经济基本面良好,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1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22.3%,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了20.1%,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地见效,上半年,我市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2万户,同比增长了18.3%。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比超过90%,显示出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势头。市场主体活力的增强,不仅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稳就业、促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上半年,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8.5%和9.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6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到95%以上。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三、进一步扩大贷款投放的建议
为进一步扩大贷款投放,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策引导,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一是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完善政策措施,出台更多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贷款投放的激励措施,如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给予税收优惠等。三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二)深化银企对接,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
一是要搭建多层次、常态化的银企对接平台,定期组织银企洽谈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促进银企双方信息对称,增强合作意愿。二是要深入开展“百名行长进千企”活动,鼓励银行高管亲自走访企业,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和融资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三是要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优先安排信贷资源,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三)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
一是要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开发更多适合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针对科技型企业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创新型金融产品;针对农业经营主体推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农产品仓单质押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二是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三是要充分发挥保险、担保等机构的作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降低融资门槛。
(四)强化风险防控,确保金融安全稳定运行。
一是要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变化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化解潜在风险隐患。二是要严格贷款审批程序,坚持审慎经营原则,科学合理确定贷款额度和期限,防止出现过度授信现象。三是要强化贷后管理,定期跟踪检查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资金投向合规合法。四是要加强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通过核销、重组、转让等多种方式,加快不良贷款清收进度,维护金融稳定。
综上所述,上半年我市贷款发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政策,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努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资金支持,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