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为深入推进202x年中央一号文件实施,按照xx省气象局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依托现有气象观测网,统筹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美丽乡村生态气象服务、现代化农业气象需求,按照精准监测、精准预报、精准普查要求,强化乡村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精准化能力建设,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制订本计划。
一、加强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
(一)加强乡村气象监测能力建设
依托现有综合气象观测网,统筹乡村气象防灾减灾、美丽乡村生态气象服务、现代化农业气象等需求,调整观测站网布局、优化总体结构、完善观测业务功能,构建“一网多能”的新型综合气象观测体系。根据乡村实际需求,引导新建气象观测站向气象、地质灾害多发的贫困乡村倾斜。结合省气象局对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生态改造,利用新技术,采用自动观测方式,在现有生态观测站的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探索开展大气负氧离子、空气清新度、环境质量、土壤水分等观测,配合建立助力乡村发展的生态监测系统,为乡村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为美丽乡村宜居、宜游的评估提供基础支撑。开展天地空协同观测,加强生态遥感监测服务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建设的能力。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与地方政府的合作,确保观测站点的合理布局和高效运行。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通过引入无人机、卫星遥感等高科技手段,弥补传统地面观测的不足,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气象监测覆盖。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推动观测设备的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旧设备,引进更加智能化、高精度的观测仪器,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同时,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有效利用,我们将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推动观测数据与其他部门的数据融合,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提升乡村气象预报预警能力
依托xx区域高分辨率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以精细化网格数字气象预报、气象预警和分钟级降水为核心产品,因地制宜发展面向乡村的精细化气象服务模式,丰富乡村气象服务产品种类,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精准度。基于数值天气预报释用技术,改进气象要素客观预报技术,推动无缝隙、全覆盖、智能化业务系统向乡村延伸。建立精细化乡村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提升贫困乡村高影响天气预报预警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通信技术和媒体平台,拓宽气象信息传播渠道,确保气象预警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乡村角落。
在提升预报预警能力方面,我们将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气象信息化建设,推进气象预报预警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实现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发布的全流程自动化;二是加强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确保预报预警工作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三是强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积极开展气象预报预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升预报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四是加强对基层气象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确保各项预报预警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到位。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协作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的气象预报预警格局,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气象灾害。
二、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一)健全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格局。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确保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应急处置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机制,对各类气象灾害的风险进行动态评估,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确保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同时,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此外,我们还将充分发挥村委会、社区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避险设施建设。在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地区,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的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救援设备,确保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加强对乡村水利、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气象防护能力,提高其抗灾能力。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风、抗震、防洪等性能。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合理地布局各类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确保其发挥最大效益。同时,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落地,为乡村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此外,我们还将注重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真正成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屏障。
三、推进美丽乡村生态气象服务
(一)优化乡村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乡村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系,加强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方面的监测,及时掌握乡村生态环境变化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乡村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开展乡村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乡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促进乡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为了确保乡村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我们将加强与环保、农业等部门的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乡村生态环境监测服务体系建设。此外,我们还将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提升美丽乡村宜居宜游水平
结合乡村特色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开展乡村旅游气象服务,提供旅游气候适宜度、舒适度等气象指数,为游客出行提供参考。加强对乡村旅游景点的气象灾害防范,确保游客安全。通过气象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带动乡村经济繁荣,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在推进美丽乡村宜居宜游工作中,我们将注重挖掘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与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我们还将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四、助力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
(一)构建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构建集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农业气象科技创新,研发适用于不同作物、不同生产环节的气象服务产品,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农业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气象服务指导,帮助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在构建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农业气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同时,我们将加强与农业科技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气象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农业气象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此外,我们还将注重农业气象服务的普及和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将气象服务信息传递到每一位农户手中,确保他们能够及时获取所需的气象信息,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二)推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
积极推进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利用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管理。开发农业气象智能服务平台,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气象服务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类型农户的需求。加强农业气象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价值,为农业生产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支持。通过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推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将注重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选择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生产基地进行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同时,我们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攻克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关键技术难题,推动智慧农业气象服务不断取得新突破。此外,我们还将加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的宣传推广,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带来的便利和实惠。
结语
综上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乡村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完善乡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推进美丽乡村生态气象服务、助力现代化农业气象服务等一系列举措,我们将全面提升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提供坚实的气象支撑。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