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告范文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调研报告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调研报告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从而催生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目前我县仅在小学阶段就读的留守儿童达52295人,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2.3%。由于他们长期远离父母,缺少家庭的亲情和教育,这些儿童在心理、生理、学习、生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有的甚至由于教育和监护方法不当而走向歧途。尽管目前社会上对留守儿童也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关爱行动,但由于留守儿童数量大,且生活背景各异,仍然属于较易出现问题的群体。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证农村留守儿童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较多的方面

  一是心理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得不到较好的人生启蒙教育,加上他们世界观尚未形成,不谙世事,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心理自卑,行为孤僻,不善交往,对老师、监护人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逆反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许多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还可能对其未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通过志愿者服务、公益项目等形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

  二是思想行为方面。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监管,爷爷奶奶或其他监护人认为父母不在身边,放松对孩子的要求,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是非意识淡薄,不服管理,自控力差,沉迷网游,迟到早退,有的甚至染上抽烟喝酒的不良习气。从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出现行为习惯问题的比例较其他儿童明显增多。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家长要尽可能保持与孩子的沟通联系,了解其思想动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社区也要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减少其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的监管力度,防止未成年人进入,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三是学习方面。据调查,很多留守儿童长期没有得到来自父母对自己学习状况的关心和监督,加之监护人的监护不力,使其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学习的主观意志不强,目的不明确,缺乏热情和进取心,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有厌学情绪,有的甚至逃学、辍学。针对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应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首先,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其次,建立完善的家校联动机制,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再者,鼓励优秀教师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设立专项基金,资助贫困家庭的留守儿童顺利完成学业,减轻经济负担带来的压力。

  四是安全方面。留守儿童放任自流惯了,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安全隐患。例如,在交通安全方面,由于年龄较小且缺乏经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在食品安全方面,由于缺乏科学饮食知识,可能会误食过期变质食品;在网络安全方面,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容易受到网络诈骗或不良信息的侵害。为此,必须强化安全教育,提高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常规课程体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教会孩子们应对突发事件的方法技巧。家庭和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监护人要加强对孩子的日常看护,确保其人身安全;社会各界可以通过捐赠图书、设备等方式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条件,降低潜在风险因素。同时,政府要加强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成长空间。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面对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挑战,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首先,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具体来说,可以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提升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使更多家庭能够在本地安居乐业。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育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和个性化培养,特别是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开发适合他们的课程资源,如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特长培训等,帮助他们挖掘潜能,全面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再次,要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行动。民政部门要牵头协调各方资源,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广泛发动会员和志愿者队伍,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项目,为留守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企业界和社会慈善机构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捐资助学、设立奖学金等形式助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弘扬正能量,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最后,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虽然父母外出打工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但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同时,父母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家风,言传身教,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对于那些确实无法兼顾家庭生活的父母,可以选择委托可靠的亲戚朋友代为照看孩子,或者送孩子到寄宿制学校接受集体生活教育,确保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缺爱、不失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现象,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让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预览阅读已结束,若您需要写相关文章,请扫码联系老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