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暴力要强化预防预警
近年来,网络暴力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也成为互联网空间法律治理的重点、难点与痛点。今年,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网络暴力的部门规章,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网络暴力信息治理的制度体系,对于净化网络环境、培养健康的网络生态意义重大。网络暴力包括在网络上针对个人肆意谩骂侮辱、造谣诽谤或侵犯隐私等行为,不仅侵犯公民合法权益,扰乱网络秩序,破坏网络生态,甚至可能导致他人“社会性死亡”、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而这些后果通常是不可逆的,即使对行为人施加惩罚,也无法完全恢复网络暴力对被害人所造成的伤害。网络暴力一旦发生,受害人常常无力招架、难以回应、百口莫辩,难以澄清正名、找到施暴者,在试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甚至连举证往往都非常困难。基于这些特征,对于网络暴力的治理,不仅应注重事后惩治和救济,更要强调事前的预防预警。具体而言,应根据网络暴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处理措施,体现出从“事前”到“事中”,再到“事后”的全链条、全流程治理模式,形成完整的治理体系,最大限度阻断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避免对被害人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此外,事后救济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对于造谣诽谤类的行为,其影响范围广泛且持久,给受害者带来的精神和物质损失难以估量。
强化平台责任,构建多层次防护机制
为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的发生,首先必须强化互联网平台的责任。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各大互联网平台在防范和治理网络暴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规定》,互联网平台应建立健全用户实名制登记制度,确保每一个注册用户身份的真实性,从而减少匿名攻击的可能性。同时,平台还需加强对内容审核的力度,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恶意言论和不良信息。例如,通过关键词过滤、情感分析等手段,识别出带有侮辱、诽谤性质的评论,并自动进行屏蔽或提示管理员介入处理。此外,平台还应建立完善的举报投诉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监督,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对于恶意发布有害信息的账号,平台应及时采取封禁、限制发言等措施,防止其继续扩散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各平台之间也应加强合作,共享黑名单数据库,形成联防联控的态势,共同打击网络暴力行为。
提升公众意识,倡导文明上网理念
除了依靠技术和制度手段外,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也是预防网络暴力的关键所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网民,但部分网民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和法律知识,容易受到情绪驱动而参与网络暴力活动。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引导广大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学校可以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社区可以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居民传授辨别真伪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媒体则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曝光典型案例,弘扬正能量,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因其心理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更需要社会各界给予特别关注和支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应协同配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远离网络暴力的侵害。
完善立法保障,健全法律支撑体系
尽管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制网络暴力现象,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加强法律保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一是加快修订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明确界定网络暴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法律责任,使执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有法可依;二是加大对网络暴力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的震慑效应;三是探索建立专门的司法解释或指导意见,统一裁判标准,确保同类案件得到公正合理的裁决;四是推动跨部门协作,整合公安、司法、网信等部门资源,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考虑到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还应积极探索新型监管模式,如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定期检查评估,促使其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和服务质量,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网络暴力问题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国家或地区,而是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应当携手合作,共同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则,以应对这一跨国界的难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签订双边或多边协议,明确各方在网络空间治理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促进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国际平台,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案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特别是在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好自由表达与防止滥用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尊重各国国情差异,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共同探索符合时代潮流和发展需求的新路径。
综上所述,治理网络暴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面的工作。只有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全体网民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一个风清气正、充满活力的网络空间。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举措不断涌现,为实现这一目标贡献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