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建成法治国家,依法行政是重中之重,只有真正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基本建成了法治国家。本文通过对法院受案行政诉讼基本情况的分析,从而发现涉诉行政行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据此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提高行政人员的法治素养,切实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关键词】行政诉讼 行政行为 瑕疵行政行为 败诉原因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下,从202x年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这就要求我们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如何提高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能力,是影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直接因素,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借助行政诉讼,发现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结构化归纳,使易于掌握、便于操作,可切实提高行政执法能力。可以把行政诉讼中的这一审查标准,由“尺子”发展为“镜子”。对于绝大多数没有进入行政诉讼的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机关也可以对照法院的司法审查标准,审视自身行为。只要能做到职权法定、证据确实充分、法律适用准确、程序正当和裁量合理,行政执法行为自然合法有效。
一、XX市人民法院行政诉讼案件审理情况
201x年,XX市人民法院受理各类行政诉讼案件95件,同比增加15.85%。加上20xx年旧存4件,共计收案99件,审结92件。其中和解撤诉31件;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7件、判决撤销行政行为的10件、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的3件,行政机关败诉率为21.74%。
(一)涉诉行政主体的基本情况
201x年XX法院审结行政案件中,行政主体涉案数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人力和社会保障局有21件,占总结案的21.21%;公安局有16件,占总结案的16.74%;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有14件,占总结案的14.45%;市场监督管理局有11件,占总结案的11.41%;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8件,占总结案的8.26%。这些数据反映出,在行政执法领域,部分部门的工作量较大,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共性问题,如执法依据不明确、执法程序不规范等,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二)行政诉讼案件类型分析
从案件类型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劳动争议类案件,如工伤认定、社会保险待遇等,此类案件占总案件数的25%;二是治安管理类案件,如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等,此类案件占总案件数的20%;三是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类案件,此类案件占总案件数的15%;四是市场监管类案件,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此类案件占总案件数的10%;五是其他类案件,包括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此类案件占总案件数的30%。通过分析这些案件类型,可以发现不同领域的行政执法工作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三)行政诉讼案件败诉原因分析
通过对败诉案件的深入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类主要原因:
职权法定原则未严格遵守:一些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范围进行,导致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的情况发生。例如,某些行政部门在处理行政处罚案件时,未经法定程序即作出处罚决定,或者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对相对人实施行政处罚,这不仅损害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2. 证据收集与固定不规范:在行政执法过程中,部分行政机关未能按照法定程序收集、保存相关证据,导致在行政诉讼中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其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例如,在一些涉及环境污染的案件中,环保部门未能及时采集污染源样本并妥善保存,使得法院在审理时难以认定污染事实的存在,最终导致行政机关败诉。
3. 法律适用错误:部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能正确理解并适用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法律适用错误。例如,在一些涉及土地征收的案件中,地方政府未能准确理解《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导致补偿标准不合理,侵害了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进而引发行政诉讼并败诉。
4. 程序正当性缺失:一些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行为时,未能遵循法定程序,导致程序违法。例如,在一些涉及行政处罚的案件中,行政机关未能依法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或者未给予当事人陈述、申辩的机会,违反了程序正当性的要求,最终导致败诉。
5. 裁量权行使不当:在一些涉及自由裁量权的案件中,行政机关未能合理行使裁量权,导致裁量结果明显不合理。例如,在一些涉及罚款金额的案件中,行政机关未能根据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合理确定罚款数额,导致裁量结果过重或过轻,进而引发行政诉讼并败诉。
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法治意识
各级行政机关要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依法行政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培训等方式,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自觉将法治理念贯穿于行政执法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每一项行政行为都符合法律规定。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执法行为
各级行政机关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各项行政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时,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确保决策过程公开透明、科学民主。同时,要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确保行政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三)强化证据意识,规范证据收集
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固定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特别是在涉及复杂案件时,要注重证据的关联性和完整性,避免因证据不足而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或确认违法。此外,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证据收集和固定的能力,确保每一起案件都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四)准确适用法律,提高执法水平
各级行政机关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研究,确保在作出行政行为时能够准确适用相关法律条款,避免因法律适用错误而导致败诉。特别是在涉及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时,要及时组织学习培训,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法律规定。同时,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五)严格遵循程序,确保公正执法
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每一项行政行为都符合程序正当性的要求。特别是在涉及当事人权益的案件中,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确保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要加强对行政执法程序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程序违法的行为,确保行政权力的行使始终在法治框架内进行。
(六)合理行使裁量权,确保公平公正
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裁量结果既合法又合理。特别是在涉及罚款、处罚等事项时,要根据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作出公平合理的裁量决定。同时,要加强对裁量权行使的监督,建立健全裁量基准制度,确保裁量权的行使始终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防止滥用裁量权现象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是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分析行政诉讼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发现当前行政执法工作中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需要各级行政机关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未来,我们要继续坚持党的领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