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县委关于开展脱贫攻坚集中调研活动的有关要求,12月6日,我深入到aa村、bbb村、cc村、姚店村四个扶贫工作重点村,通过与村干部座谈,走访农户了解贫困现状,广泛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了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村的基本情况
(一)aa村
aa村位于洙赵新河南岸,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3321亩,总人口713户、2169人,划分10个小队。20xx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02户557人,20xx年脱贫33户108人,20xx年脱贫35户113人,201x年脱贫49户143人,201x年剩余贫困人口93户173人,201x年预脱贫65户136人,剩余贫困户23户24人。该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有党员50名,平均年龄58岁,20xx年底换届后,新任“两委”班子成员4名,3人交叉任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苹果、蔬菜,本地经商、企业务工和外出打工为主。201x年扶贫项目资金30万元,以融资受益的形式投入到玻璃窑炉改造项目,年收益7%,共收益2.1万元,受益贫困户39户,59人,人均年收益355.9元/年。
该村支部书记是外出务工能人,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保安公司。201x年回村建设了蒙古大营生态园,是全县唯一一个初具规模的乡村村级旅游项目,是集种植、养殖、餐饮、娱乐、洗浴、马场为一体的生态服务场所,该产业吸纳大量的本村劳动力包括贫困户务工,使大批贫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二)bbb村
bbb村位于新石铁路和327国道南侧,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耕地面积3080亩,总人口720户、2326人,划分6个小队。20xx年通过入户调查、农户申请、民主评议、两公示一公告六步法,共识别贫困户255户590人,20xx年脱贫35户114人,20xx年脱贫28户87人,201x年脱贫50户150人,201x年剩余贫困人口102户209人,201x年预脱贫70户140人,剩余贫困户32户69人。该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有党员45名,平均年龄55岁,20xx年底换届后,新任“两委”班子成员5名,4人交叉任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本地经商、企业务工和外出打工为主。201x年扶贫项目资金20万元,以融资受益的形式投入到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8%,共收益1.6万元,受益贫困户28户,45人,人均年收益355.5元/年。
bbb村的集体经济较为薄弱,主要依赖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少量的集体土地出租收入。近年来,通过引进新型农业技术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逐步改善了村民的收入水平。特别是201x年起,村里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此外,村里还积极组织农民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更多就业技能,拓宽增收渠道。
(三)cc村
cc村位于县城西南方向,距离县城约15公里,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条件一般。全村耕地面积2850亩,总人口680户、2040人,划分8个小队。20xx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80户450人,20xx年脱贫25户80人,20xx年脱贫20户60人,201x年脱贫35户100人,201x年剩余贫困人口70户130人,201x年预脱贫45户90人,剩余贫困户25户40人。该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有党员40名,平均年龄57岁,20xx年底换届后,新任“两委”班子成员4名,3人交叉任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小麦、玉米、棉花,本地经商、企业务工和外出打工为主。201x年扶贫项目资金25万元,以融资受益的形式投入到食用菌种植项目,年收益6%,共收益1.5万元,受益贫困户25户,38人,人均年收益394.7元/年。
cc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道路尚未硬化,灌溉设施老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村里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先后实施了多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新建桥梁、修缮水渠等,大大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村里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植树造林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活动,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和宜居度。
(四)姚店村
姚店村位于县城东南方向,距离县城约20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全村耕地面积3200亩,总人口750户、2250人,划分10个小队。20xx年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600人,20xx年脱贫30户90人,20xx年脱贫25户75人,201x年脱贫40户120人,201x年剩余贫困人口85户165人,201x年预脱贫50户100人,剩余贫困户35户65人。该村基层党组织健全,有党员48名,平均年龄56岁,20xx年底换届后,新任“两委”班子成员5名,4人交叉任职。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本地经商、企业务工和外出打工为主。201x年扶贫项目资金35万元,以融资受益的形式投入到中药材种植项目,年收益7%,共收益2.45万元,受益贫困户40户,60人,人均年收益408.3元/年。
姚店村地处山区,自然环境优美,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资源匮乏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村里积极探索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和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此外,村里还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举办了一系列民俗文化节庆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村的发展,亟待解决。
(一)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尽管近年来各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部分村庄的道路硬化率较低,特别是在雨季时,出行极为不便;灌溉设施老化严重,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通讯网络覆盖不全,影响了信息传递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此,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产业发展缺乏特色和竞争力
目前,各村的主导产业多为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虽然部分村庄尝试引入了一些新兴产业,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持和市场对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生产经营能力。
(三)基层组织建设有待提升
部分村庄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薄弱环节,党员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较为突出,缺乏年轻有为的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落实和工作的推进。为此,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拔和培养一批年轻有为的党员干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自治行为,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
(四)村民思想观念有待转变
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村民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对新事物接受程度较低,缺乏创新创业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潜力。为此,需要加大对村民的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同时,要通过典型示范带动,让更多的村民看到发展带来的实惠,从而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来。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要优先解决交通、水利、通讯等关键领域的问题。对于偏远地区,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灵活安排资金,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
(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
根据各村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事业。要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乡贤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四)强化宣传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成功经验,引导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向村民传授实用技术和经营理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同时,要注重典型示范作用,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激发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我们要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措施,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目标。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更加坚定了信心,明确了方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